
给予树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给予树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给予树教学反思1一、导入新课,感受心情
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给予树》,把题目齐读一遍。(生读)
师:圣诞节快到了,妈妈给了每个孩子二十美元,分头去采购。两个小时过去了,圣诞礼物买好了,在回家的途中,大家的心情各是怎样?请打开书,轻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标出最能表现大家心情的词语。(生动笔)
师:谁找到了?
1、兴高采烈:
师:“兴高采烈”什么意思呢?能换个词吗?
生:是非常高兴。
师:那你为什么这么高兴?
生:因为我用妈妈给的二十美元买了很多礼物,所以很高兴。
师:那快把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生读。)
2、沉默不语:
师:什么是“沉默不语”?
生:是心里很难受不说话。
师:是呀,那你为什么不说话呢?
生:因为我用二十美元只买了五十美分的棒棒糖,心里害怕妈妈挨骂。
生:因为我觉得很惭愧,只买了五十美分的棒棒糖。
……
3、生气:
师:可妈妈为什么生气呢?
生:因为金吉娅乱花钱。
生:因为金吉娅只买了五十美分的棒棒糖,没为家人买像样的礼物。
……
师:是呀,透过塑料口袋,妈妈发现了金吉娅用二十美元只买了五十美分的棒棒糖,她有些生气:(生接读)
师:可后来母亲的心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妈妈变得很高兴。
师:你是从文中哪个句子体会到的?
生: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动笔划出)
师:是呀,又是什么原因让母亲的心情有了这样的变化呢?
二、以读促思,感悟给予
师:请孩子们默读课文第四段,想想金吉娅为什么要给小女孩买洋娃娃?用“~~”线划出有关的句子。
(生默读并动笔找。)
师:你们找到了哪些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
师:陈老师发现不少孩子都说到了这句话:
出示句子:
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师:请孩子们反复地读,细细地读,不放过一个字,你觉得哪个词很难理解或你能从这个词中读懂什么,你抓住它,做个重点符号。
(生动笔。)
1、援助中心:
师:孩子们“援”是这课的生字,把这个词读两遍。(生读)
师:什么是“援助”?
生:援助是帮助的意思。
师:“援助中心”就是一个给别人提供帮助的地方。
师:孩子们,想想生活中需要援助的人有哪些?
生:有流浪的人;失学的孩子;没有父母的孤儿;贫困山区的人……
师:再想想看,课文中需要援助的小女孩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
生:也许她是一个没有伙伴的人;也许她是一个没有父母疼爱的孤儿;也许她是一个没有童年回忆的女孩……
师:你看,她多么需要人们的帮助呀!而有时谁援助了她?
生:金吉娅。
2、一直盼望:
师:一直盼望又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天天想,每时每刻都在想。
师:那你为什么一直盼望呢?
生:因为没有一个人陪我玩,我很孤独,所以我很想要洋娃娃。
生:因为我一人躺在医院里很痛苦,没有一个人愿意来陪我,我没有得到过父母的爱,如果有一个洋娃娃来陪我就好了;……
师:我们看看她有时怎样一直盼望呢?
出示句式:
晚上,她盼望──;梦中,她盼望──;早晨,她盼望──;
师:谁能读出小女孩急切的心情?
(生悟读。)
3、卡片:
师:(看课文插图)孩子们,你们看在商场中有一棵给予树,树上挂着──,其中一张就是一个──,
(生接读)卡片上还有她的一个小小的心愿,你们快看看卡片上写了什么?
生:我是一个失学的孩子,没有东西吃,没有衣服穿,我希望有一个洋娃娃,能陪我度过每一天。
生:圣诞老人,您好!我是一个残疾人,别人都笑我,不愿意跟我玩,您能送我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吗?
……
师:是呀,金吉娅仿佛真的看到了这些情景,她被小女孩的心愿感动了。
(师生齐读。)
师:于是,金吉娅取下____(生接读。)
师:是呀,洋娃娃被寄走了,(板书:洋娃娃),但我知道小女孩她现在的心里一定充满了____。(生说)
师:我们再听听金吉娅又对妈妈说了什么?(生读)
出示句子:
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没有。
师:发现了什么?
生:少了“什么都”这三个字。
出示句子:
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师:这两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什么都没有”是什么意思?
生:一样东西都没有;一点一丝一毫都没有。
师:那她没有什么?
生:没有父母;没有伙伴;没有食物;没有房子……
师:一想到这呀,金吉娅的心里就──(生个别读)
师:圣诞节快到了,却没有一个人对她说圣诞快乐,一想到这呀,金吉娅的心里就──(生个别读)
师:你听,孩子们唱起了歌,打开了礼物,而那个小女孩却孤零零的,一想到这呀,金吉娅的心里就──(生齐读)
师:孩子们,现在这个八岁的金吉娅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我觉得她是一个善良的孩子;我觉得她是一个善良、仁爱、同情、体贴的女孩;我觉得她有一颗天使般的心灵……
板书:
善良、仁爱、同情、体贴。
三、总结给予,升华情感
师:金吉娅的行动也深深地打动了母亲的心,你看。
出示句子:
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师:孩子们,“偿”是我们这课的生字,把这个词读两遍。
师:什么是“如愿以偿”?课文中将谁的什么“如愿以偿”了?( ……此处隐藏15219个字……事缺少亲近感,难以激起心灵的共鸣。
鼓励孩子们课前多多了解文章的背景资料,应该是个不错的办法。当然,让孩子们从更多的课外阅读中,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体会更为复杂的人物情感,则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最高明的举措。因为在课堂中,那些阅读面比较宽广的孩子依然能逐步接受老师的指导,较快领会到文章的思想情感。
如最后,当老师问:这样的“给予树”应该种在哪里?一些学生便能在文章内容的启发下,发自内心地说出:这样的“给予树”应该种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应该种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给予树教学反思15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谈话导入课题。
1、师:同学们知道圣诞节吗?猜猜12月25日是什么节日?出示新词:圣诞节
(1).指名读—齐读
(2).你对圣诞节了解吗?指名说二个
(3).打开书本,指名读书中的资料袋。
2、师:这就是圣诞节,圣诞节马上就要到了,金吉娅一家也正在准备过圣诞节呢!你们看,
出示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学习期待部分
师:孩子们的表现怎么样?
生:孩子们……收到最甜蜜的笑容。
师:孩子们的心情是多么的——
生:兴奋、激动……
师:请你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这句话吧!指名读——齐读。
(3)学习担心部分
师:在大家兴奋期待的时候,妈妈又为什么担心呢?
生:因为家里并不宽裕。
师:你从那些词句看出她的家里并不宽裕?
生:我只攒……却要……分享
师:是啊!这钱是妈妈一分一分地攒起来的,来得多不容易啊!现在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吗?所以妈妈觉得很——
生:担心
师:谁来读出妈妈的这份担心?自己试试,指名读——齐读
(4)齐读第一自然段
你看,妈妈的担心和孩子们的兴奋期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们一起在来读读这段话吧!
3、那么孩子们到底有没有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我们学了课文就知道了。师板书课题:31给予树,读课题,“给、予”正音
二、自读课文
什么是给予树呢?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了,把课文读通顺了。
三、了解自学情况,整体感知。
1、出示新词:给予树,说说什么是给予树?
能说就说,不会说引导:出示词语:援助卡片礼品,老师送三个词语给大家,现在谁什么是给予树?
2、再来读读这几个词语,出示:金吉娅给予陌生如愿一偿
请你快速地默读课文,选择这些词语,完成下面的填空练习:
在圣诞节到来以前,()看到()上的(),就用给家人买()的钱,给一个()的女孩买了一个洋娃娃,让她终于()的事。
指名说二个——齐读
师: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品味“如愿以偿”
1.师点如愿以偿:愿就是——
生:愿望。
师:这个陌生女孩的愿望是什么呢?请你快速地自由读课文,用“——”划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这段话“妈妈,我拿着钱……援助中心的'礼品区”。指名读——齐读
2.现在你能来说说她的愿望是什么吗?指名读
3.那么金吉娅是如何实现这个陌生小女孩的愿望的呢?请你再读读这段话。指名说
4.联系上下文,填上合适的词句,把金吉娅实现愿望的过程说得更具体些。指名说
5.金吉娅买了洋娃娃送给那个女孩,这个小女孩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就叫做如愿以偿。出示词语:如愿以偿
6.齐读这段话
(二)对比体会小女孩的难过心情
1.师:如愿以偿的小女孩是多么——
生:开心、激动…….
师:但此时的金吉娅,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你再读读课文,用“~~~~”划出有关的句子。
指名读,出示这段话“金吉娅的声音很低……却什么也没有”。
师:用一个词来说就是“难过”,你怎么读才能表现出她的这种心情呢?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点评:读出难过的感受了吗?
是啊!你也在为金吉娅感到难过呢!
师:她只是在为没能给我们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吗?她还在为谁感到难过呢?请你再读读这段话,指名说。
2.师:所以你们看,在回家的途中只有金吉娅沉默不语,出示“回家途中……沉默不语”,而其他的孩子呢?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孩子们兴高采烈?指名说
师:你能不能带着这种心情试着读读这句话?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师:只有金吉娅沉默不语,原来她还在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也在为这个比自己生活更艰辛的小女孩觉得难过呢!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段话吧!齐读
4.师:金吉娅的家境并不富裕,妈妈分给每人只有二十美圆,她给家人买了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而把剩下的大部份钱买了洋娃娃送给了那个陌生女孩,她后悔吗?
指名说,点评:她真是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乖孩子。
5.齐读这两段话。
(三)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
1.师:听了她说的话,妈妈被深深地打动了,她——出示:“我紧紧地拥抱着……如愿以偿的笑脸。”
生齐读:紧紧地拥抱……如愿以偿的笑脸。
引读三次,语气一次比一次强烈。
2.师:金吉娅的言和行不仅打动了她的妈妈,也深深地打动了她的哥哥姐姐。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金吉娅的哥哥姐姐,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
说话练习:金吉娅的哥哥姐姐对金吉娅说:“()”。
点评适当加入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体贴。
3.师:哥哥姐姐被金吉娅深深地打动了,这是一个多么善良仁爱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啊!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感动的故事啊!其实这篇课文还蕴藏着很多爱意和给予之心呢!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篇课文,你发现了吗?齐读课文。
4.出示:()给予了()。分层引导:(1)你发现了吗?这篇课文写谁给予了谁什么?(2)金吉娅只是给予这个女孩洋娃娃吗?(3)其实金吉娅在给予别人的同时,别人也给予她很多,你发现了吗?随机板书:善良、仁爱、同情、体贴(4)还有谁给予了谁什么呢?
5.师小结:其实这个世界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彼此给予而充满了温暖,让我们把这些记录着让人觉得幸福的词语写一写,记一记吧!生写善良、同情、仁爱、体贴。
五、课后作业
1.出示新词,请你用这些词语复述课文
2.2.替这个陌生女孩给金吉娅写一张感谢卡。
反思:
此课的教学可以从“给予”入手,首先让学生明白金吉娅给予了陌生女孩一个洋娃娃,给她帮助。通过读文,学生了解到她的家庭很不富裕,她的给予是很高尚的,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她的给予是不容易的,并不是偶然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