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反思

时间:2025-09-12 07:17:06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反思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反思1

这次上的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上册的第四篇课文,鉴于教材本身的特点:浅显易懂,机械记忆比较多(如生字、笔画、偏旁),理解感悟的内容比较少;鉴于学生的特点,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都较低,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都比较缺乏;又鉴于因为提早上,这成了学生学习的第2篇课文,学生对于如何学习、理解一篇课文还茫然不知,所以我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的总设计思路就是屏弃深入挖掘,以简单为主。回想这一堂课,优劣参半。先来陈述一下优点吧。

一、步骤清晰。

我将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朗读课文、学习生字、通过叠词感悟学校的美、拓展延伸、写字6个部分,后来通过师傅的细心指点和其他平行班老师的热情帮助,我又将这5个部分进行了精简和融合,使教学流程更加地简单明了。导入部分由一个问题和看图说话构成,先问小朋友有没有去过农村,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消除了陌生感。然后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按由近到远的顺序说一说图上的内容,一来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二来让学生自己也对新农村有了一次情感体验。朗读和学习生字合为一个部分。因为学生对一人读一句的方式非常生疏,效果较差,所以我就将它改为个别读,学生认为自己哪一句读得美就读哪一句,这样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而且因为自由选择,可以让学生把自己优秀的朗读水平表现出来,学生投入的热情非常高。在教学生字的时候,我放弃了原来烦琐的分析结构偏旁的教法,先出示带有生字的新词,让学生带读,然后只留下生字,挂在苹果树上,开火车认读。这样我就将朗读课文和学习生字分成了三个小点:①读新词②“摘苹果”游戏③个别朗读。接下来进入了教学的重点部分:感受新农村小学堂的美。我以“青青的瓦”为突破口:①了解什么是青色②在图上找“青青的瓦”③体会“青青的瓦”美在哪里④比较“青青的瓦”和“青的瓦”体会叠词的美⑤找“青青”的事物,感受他们的美。然后以此为射点,散到“白白的”散到“宽宽的”散到“大大的”体会他们的美。然后进行了一个句式的练习:学会将课文的句子倒过来说。最后拓展延伸有2个部分组成:①用叠词的形式说说学堂周围的树、山等景色,并能倒过来说。②展示本学校的图片,模仿课文编儿歌。最后学写“了”和“子”。这清晰的步骤,既让我可以顺利地实施我的教学计划,达成我的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清楚这节课学了些什么,并且学有所得。

二、重点突破。

这一课的重点是第一句“一座房,两座房,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而这一句的重点又是对叠词的体会,知道叠能将所写事物写得更美。经过师傅的点拨指导,我将“青青的瓦”做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因为小学生尤其低年级他们的视野里包容的内容有限,学习范围太宽,他们会顾此失彼,将学习内容只放在一处,他们比较能集中精神去理解它。首先要解决的是基础知识,基础都没有,如何添砖加瓦呢?所以我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青色,课文里“青青的瓦”在哪里。再通过比较“青青的瓦”和“青的瓦”体会叠词“青青”本身的美,通过这有意识的比较,让学生在今后的说话和笔头训练中,能够将叠词无意识地挥洒而出,让语言和文章显得更美。然后让学生说说“青青的瓦”美在哪里,并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是“青青”的,并由我用课件呈列几个例子,让学生知道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青青”的事物,从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今后要留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然后我通过不同程度的引导,如“老师从你的朗读中感觉到枯萎的小草有点变绿了”,“变得更绿了”,“感到满眼都是绿了”。这些评价语的背后是学生越来越富有感情地朗读,把“青青的”读得更美,并且在以后的几节课中,学生对如何将课文内容有感情地表达出来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朗读起课文来更是有板有眼了。当学生对“青青”的事物美在哪里有了深刻的理解,并能用有感情的朗读将它表现出来之后,我又将此延伸到“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就水到渠成了。

三、拓展有效。

学生在课本上所学并不是他们学习的全部内容,“语文”两字内涵丰富,它不是指语言的堆砌,而是语言的运用,运用语言表达情感。要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也要通过运用,语言的运用。所以我设计了x的`树,树x的这样类似的几个句子,一是丰富学生的语言,能够让他们以后能用不同的句式更清楚地表情达意,二是延长他们的视线,不要因为课文主要是赞美新农村学堂的美而把视线定格在那里,放宽视野,能发现更美的。之后我让学生观看了自己学校几个比较有特点的场所,并在我的提示下为我们自己美丽的校园写一首小诗,因为是自己熟悉的事物,所以学生非常有兴趣,小手林立,而且语言也用得非常贴切。通过编小诗,学生不仅能将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运用,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而且也通过对自己学校不同角度的认识,增强了自豪感。这里拓展部分的两个内容,学生都完成的不错,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也顺利地实现了《课标》里提出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次的目标。

不过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其中分量较重的有两个内容。首先识字教学部分,进程太快,不适合低年级的学习水平,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以后在上公开课时,也不能轻视对识字的教学,可以通过猜迷、编儿歌或直接分析等形式让学生识记生字,让学生在认识生字和感悟课文都能学有所得。其次是重点突破部分,因为太过于注重对“青青”的朗读和理解,花了过多的时间在这部分,以后还可以精简一些。

鉴于本人不是耳聪目明之人,所以请年长有经验、年轻有新意的老师今后能多多、耐心地指导。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反思2

【设计理念】

一、注重儿童身心发展,倡导体验学习

根据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趣味性,创设新旧农村大对比、在表演中朗读、我们也来做诗人,夸夸我们的校园美、绘制心目中最漂亮的小学堂、为儿歌谱曲等有趣的内容及环节,激发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到儿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同时达到调节儿童单调、紧张、厌烦的学习情绪,又巩固知识的目的。

二、注重自主发展,倡导探究学习

新的课标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首儿歌的教学通过让学生读文后,提出自己的疑难,再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环节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地带着疑难在活动中有目的地进行活动,探究,发现问题,找到答案,从而达到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之目的,体验到探究中获得新知和能力的乐趣,激发全体学生潜意识地形成自主探究意识和探究习惯。

三、注重发挥 ……此处隐藏12845个字……上,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教学过程中,老师不断地对学生的点滴成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并积淀起参与的信心,让课堂上涌动着生命的活力,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挥得淋漓尽致。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反思13

每次教学一年级总有一种诚惶诚恐,尤其是公开课,最难把握的是一个度。在教学内容上生怕自己教深了,超出了孩子的学习能力,又怕把握不好孩子已有的知识水平;在教学策略中又怕太花哨,中看不中用;在教学语言上怕自己童趣不够等等。要考虑的实在太多了,令人手足无措。但我想,我们任何教学都应该立足于我们手中的教材。也许正因为有这样的思考,我觉得在教学才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从而付诸实践。

一、认清教材价值,让教学内容有效

新教材要教孩子的实在太多,那么该怎样取舍,是应该考虑的问题。首先教什么?我仔细阅读了课标,发现一二年级是以识字为重点,我又翻阅了许多教学杂志中一年级的课文教学,我发现很多教学设计重点是识字,而对课文内容的教学并没有重彩浓抹。说真的,一开始,我的心里还在批判怎么这样的教学设计也能算好的设计吗?可当我一次又一次地翻阅教材,发现教材循序渐进地安排汉语拼音、识字、课文的学习的。虽然已进入课文的学习,但课文是识字、积累词语的平台,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巩固汉语拼音。课文教学是学生识字认词的语境,要淡化理解,切不可当作阅读课文去教学。有了对教材价值的正确认识,我确定了教学的内容,以课文为依托,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在读通、读好课文的环节中实现达到识字的目的,同时在在教学中应揉说话训练、拼音巩固和朗读短文于一体,在不断地复现中滚动地带动朗读、句子的教学。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分散教学难点

识字量大是新课程的特点,同时也增加了我们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采用了分散识字的方法。首先,在看图说话中教学糅合识字教学,识读“一座房子”,认识两个偏旁。随后在初读层面、检查反馈、读顺课文中通过圈画生字、同桌合作读、用眼睛圈一圈,通过字面意象的理解、加笔画等多种教学手段多层面、多角度地复现生字,不断铺设平台,让学生与生字形成多元认识,从而也训练了孩子观察的.习惯和能力。同时我也考虑到这又是一篇课文,应该考虑句子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体会课文是有一句句句子组成的,能整体初步地感受课文。其中课文的第三句话是一个问句,我把这个作为教学重点,然后通过分句朗读让学生明确句子的构建。

以上的这一些在教学中我都努力去体现、落实。但教学是永无止境的,永远存在遗憾,但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反思14

距离“青春杯”那堂课的比赛,已经过去好几天了。早想写篇博客反思一下,结果电脑坏了。好不容易等到电脑好了,因忘记交电费而导致停电两天,今天总算送电到家了。正好今天下午开了教研大会,这样结合领导的点评和总结,看自己教学上的问题也更清楚,更理性。

说是比赛,在一开始敖校同意我在技校上课起,我只是把它当成一堂常规课上,并没有太多比赛的压力。根据教学进度,我就选了第四课《哪座房子最漂亮》。这篇课文很简单,生字主要在第一课时解决。因为没有多媒体的情况下,更难让学生感受识字的乐趣。所以我决定上第二课时,重在朗读,看图说话,体会中心思想。为指导说话,我叫范丽芹给我把课本上的插图画下来了。然后一个一个班试过去。

先从丁庚兰老师班试起。开始环节是生字复习,先单个认读,然后认读再组词。发现有些学生还不能把所有生字都消化掉,我就指导读。后来试了两个班,每个班都有这种情况。开始认为是不是学生没有预习好,读得还不够啊。可是想想对于一年级才刚学习生字的孩子来说,一节课要把课文读熟,再认字,教学容量是很大的。单个的生字学起来是很难全部记住。所有在试教和正式上课时,对于个别学生的不认识,我认为很正常,这就是常规。在第二课时再在课文中理解加强,自然能全部消化掉。

为了让课堂生动,学生有话可说,所以我请范丽芹画了幅漂亮的画,这在课堂上的确起到很大作用。一年级的孩子单纯可爱,喜欢大惊小怪。看到这么漂亮的画,不禁"哇"起来。通过画,他们能体会农村景色的美,通过比较,他们能感受到校园房子的`美,同时锻炼了孩子们的观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这画也带来了一点小问题。他们总是纠结于这画和课文中的不同,结果被他们的火眼金睛发现画中少画了两个人,我只能对他们说:“他们请假了,今天没能来。”在指导说图中树很多,一个孩子说多得数不清,可另一个天真地说:“数的清。”这就是孩子吧,只能说童言无忌。不过总而言之,这画把孩子们的课堂积极性全部都调动起来了,看着画课文朗读也更美了。

对于敖校在大会上所说的建议,让学生去发现儿歌中的韵律,是可以尝试。孩子的眼睛是很尖的,只是难以表白。他们能发现的应该是字的数量是一样的,都有叠词。说到叠词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我没有让学生去进一步说“青青的()”,一是没有图片区去激发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在本课教学目标中没有。也许有时在目标上拔高些,未尝不可。

说到随文识字,我一直没有试过,不敢试,尤其是在低段教学。想通过随文识字进行公开教学,课堂是很难把握,学生的注意力是不是容易分散呢?高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和自控能力都强很多,随文识字之外就是为了能立刻理解并使用它。

这次上课,有失败的地方,也有成功收获的地方。感觉对于学生的发言和他们的学习能力,有个更清晰的引导和把握,看来在低段滚爬了几轮可不是白混的。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反思15

上完了《哪座房子最漂亮》一课,细心回想整节课和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我针对这节课的得与失做个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以为较好的方面有:

一是利用远程教育下载的图片,展示了学校的房子最俏丽、宽敞,通过让学生察看图片,并说说图中有几座房子,进而引入新课。《哪座房子最漂亮》。让学生比较形象、直观地感受到学校房子的俏丽、宽敞,以及校园的俏丽景色。再加上老师有情绪地朗读课文,好象把学生带进了俏丽的景色之中,使人身临其境。

二是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在教学生朗读时,我采用多种情势的'读法。如:开火车—个人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男女赛读,使学生更好地控制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故乡,热爱学习之情。

三是利用“慢动作”领导学生书写。在领导学生书写时,我利用远程教育下载的“慢动作”写法,重复播放,并让学生边看边书空,然后在课文上描写,使学生进一步控制生字的精确书写。

不足之处有:

一、在学习第一、二句时,我让学生借助拼音来读课文。重要是想训练学生自主自学能力。但是,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主观地以为学生完全可以借助拼音读好的,却疏忽了他们对二拼、三拼的困难,成果导致全部的学生不能把这一句话精确、流利地读出来。

二、在让学生画一所小学堂时,让学生通过想象,把自己心目中的小学堂画出来。当时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带颜料,大部分学生的作品没有上彩,没有把俏丽的房子、俏丽的景色明显地表现出来,这也是我在课前筹备工作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