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教学设计

时间:2025-09-12 11:41:08
《鲸》教学设计15篇

《鲸》教学设计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鲸》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鲸》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将事物写具体”的方法,并领会“用具体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去说明事物特点的好处。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难点:鲸的进化过程。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问激趣,引入新课。

1、投影图片,齐读课题。

2、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鲸”而不叫“鲸鱼”呢?看上去明明是鱼,怎么又不叫鱼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谜。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让学生看插图,问:你觉得它的体形怎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用笔画下来。

(2)出示句子

最大的鲸有重,最小的也有。我国捕获过一头鲸一条舌头就有大肥猪那么重。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用“举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来说明鲸的大的好处。

(3)学生朗读以上的句子。

(4)小结。

作者抓住鲸“非常大”这个特点,运用了举数字、做比较、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具体清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学习第二段

(1)设问:大家看,鲸的身体十分像鱼,又在海洋里生活,那它为什么不叫“鲸鱼”呢?

(2)学生默读第二段,思考上述问题。

(3)指名回答。

(4)鲸是鱼类还是哺乳动物,它为什么会在海洋里生活?

告诉学生什么叫哺乳动物,并举例说明

抓住“陆地”——“浅海”——“海洋”三个词,让学生懂得鲸为了生存下来,就得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自身体形及器官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鲸渐渐地变成了鱼的样子。

(出示句子二)

在,鲸的祖先生活在。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里。又经过了,鲸适应了的生活。

学生填空。抓住“很远的古代”、“经过很长的年代”、“渐渐”等词语,让学生看出鲸进化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5)齐读句子。

(6)学生练习复述“鲸的进化过程”。

3、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说说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4、指导朗读。

二、作业

1、写课文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2课,齐读课题。

二、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鲸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你能告诉大家鲸可以分哪两类吗?(须鲸、齿鲸)

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接下来,我们继续看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四——七自然段

1、出示学习要求:认真读课文,想想作者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他是怎样介绍的?

2、学生自学。

3、汇报交流:哪组先来说,你们一组都读懂了哪部分的内容。

吃食

(1)须鲸和齿鲸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从中你体会到鲸吃食有什么特点?(食量大)

(2)作者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3)分男女生读课文。

呼吸

(1)鲸呼吸时有什么特点?(用肺,喷水柱)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形状也不一样

(3)画一画鲸呼吸时喷出的水柱。出示学生的画,判断说明原因,用上“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4)师引读。

睡觉

(1)鲸睡觉时是什么样子的?(聚、头朝里、围成一个圈)

(2)对鲸睡觉的样子感兴趣的同学站起来读。

生长

(1)通过这一段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作者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3)齐读课文。

(二)学习进化过程

你们知道吗?很早以前鲸并不是这样的?(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找找(陆地——浅海——海洋)

鲸的进化经过了很长的时间,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指导朗读。

默读全文:说说为什么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四、片段练习

1、通过课文,我们了解了鲸的体形、进化、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课前大家也收集了不少知识,如果你是鲸,最想告诉大家哪些方面的知识?请写下来。

投影出示:

鲸的自述

大家好,我叫鲸,来自大海深处。________

(从你所收集的资料中,选择一个方面进行介绍,注意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将特点介绍具体,详细。)

2、学生练笔。

3、出示学生作品,集体评讲。

五、作业

1、《同步》22课练习。

2、

板书设计

22、鲸

体形特点:像鱼、大、长

进化过程:陆地——浅海——海洋

须鲸

种类

鲸齿鲸

吃食

生活呼吸肺

习性睡觉哺乳动物

生长胎生哺乳

《鲸》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

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教育。

(2)在了解鲸的特点上,体会说明事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介绍的鲸的知识,体会所运用的多种

说明方法。

(2)鲸的进化过程。

教学准备:

投影片,录像带,图片,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我们来猜几则有关动物名称的谜语。

(1)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

(2)皮里肉儿白,肚里墨样黑,从不偷东西,硬说它是贼。

……此处隐藏18058个字…… (打比方)

[教学反思]:

《鲸》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本文虽是说明文,但语言简练准确、平实又不乏生动形象,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可以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所以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重点指导朗读和学习第一段,因为课文的说明方法在这段里体现最明显。我先让学生自己找,自己读,自己体会。学生从不同的句子中体会到鲸的大和重,也读懂了作者的说明方法。再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通过这个环节,我看到大多数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这三种说明方法了。我把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以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为了让孩子们对课文的说明方法有一定的认识,我采取以下的方法:1、先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了解课文围绕着“鲸”讲了哪些方面?2、指导学生在了解鲸的体形时,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介绍的?3、让学生谈谈用了这些方法有什么好处? 4、方法灵活。在理解鲸的体重时,我采用对比和计算的方法,让学生感受鲸的体型庞大和超重。并在理解“呼吸”“睡觉”时采用简笔画帮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做到了语文与美术、语文与数学的整合。

在课堂上,我极力用亲切、平等的口吻与学生交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在学生发言时,我要求其余学生仔细倾听,若有不同意见,可以争辩或补充,对于讲得好的学生给予鼓励表扬。在学生讲的过程中我面带微笑,耐心倾听,及时运用语言进行鼓励。这样,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使每位学生在民主、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乐于、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强化了学生的思维。

所以效果较好,但也存在着不足:因为学生课外资料查找的不够,而我也没有准备太多的课外关于鲸的知识来补充,所以整节课的教学内容显得很局限,不能透过课文,结合课外。

《鲸》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3、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介绍鲸的知识

2、鲸的形体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在介绍鲸的形体特点时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及好处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一些有关鲸的资料

2、教学挂图

3、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的介绍去认识一种动物。请看录像,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课题 鲸)

3、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鲸而不叫鲸鱼呢?看上去明明是鱼,怎么又不叫鱼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这个谜。

二、自由朗读,自主学习

1、按要求自读、自学:读课文,要求正确、通顺;生字会读、会认、会写;理解字义、词义,不会的;想一想课文的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

2、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有待探讨。(教师巡视点拨,根据需要可出示学生所需资料。各小组归纳整合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自学所得:

① 生字的'读音及书写。

(肺的右半部不要写成市

② 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

(垂直 捕获 宽敞 倾斜 适应 比较 胎生哺乳动物 鳍 吞进)

③ 朗读课文(师生探讨某些句段的读法。)

④ 整体感知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鲸的形体、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可以用词语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⑤ 各小组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教师小结,完成作业

自主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生词。同桌互相批改,错的订正一遍

2、指名说一说本课大意后,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用自学的方式来了解鲸的形体、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

二、自学、小组交流、全班探讨,突破重难点

1、自学,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自学提示:

① 课文从哪几方面讲鲸的特点的?具体说说每一方面的内容,可用结构图表示。

② 作者为了说明鲸的某一特点,用了怎样的方法,用什么好处?

鲸的特点:形体大:两千──十六万公斤

进化过程:陆地──浅海──海洋

种类: 须鲸、齿鲸

生活习性: 食物、呼吸、睡觉、繁殖

2、把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和小组同学交流。

3、全班探讨,突破重难点。

探讨一:鲸的形体很大

1、从哪里可以看出鲸的大?

2、作者用怎样的方法说明鲸的形体很大?有什么好处?

用了举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具体清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3、把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

探讨二:鲸为什么不是鱼

1、鲸是哺乳动物。

2、为什么形体像鱼?

进化过程:陆地──浅海──海洋

3、鲸是怎样由陆地生活逐渐适应了在海洋生活的?

4、从鲸的进化过程可以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鲸的进化过程与人类由类人猿进化而来一样需要了很长时间,找出描写时间的词。

5、课件出示鲸进化过程示意图,让学生看图复述鲸的进化过程。

6、联系上下文还从哪看出鲸是哺乳动物?

用腮呼吸、胎生、用母乳喂养。

探讨三:鲸的种类与食物

说说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齿鲸:大鱼和海兽

须鲸:虾和小鱼 一顿两千公斤

须鲸、齿鲸的区别(课件出示)

探讨四:鲸的生活习性

1、文章中介绍了鲸的那些生活习性?

食物、呼吸、睡觉、繁殖

2、请你用不同的形式向大家介绍。

呼吸出的水珠形状可以描述,可以画图。

看课件认识须鲸和齿鲸呼气喷出的不同形状的水柱。

鲸睡觉的方式也可以用图画表示

3、作者用哪些方法来说明鲸的生活习性?

数字法、举例法、对比法。

4、再读课文。想想鲸有哪些特点。读课文的时候,通过语气、速度的变化,突出和强调鲸的这些特点。

三、你还知道鲸的哪些知识?介绍给大家

四、回顾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选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背下来。

2、自己整理笔记。

3、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搜集的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写一篇短文。

《《鲸》教学设计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