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课教学设计15篇【精】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微课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微课教学设计1微课教学设计:“自闭症女生青春期自我保健—使用卫生巾的方法”
一,教学背景:
(一)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病征有不完整的社交沟通能
力,兴趣和行为模式。
(二)青春期教育:是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不仅要让学生通过青春期教育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更要有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行为与情绪、良好的社交能力及积极向上的心态。青春期教育范围广泛,包括青春期生理、心理、保健、性知识、婚育观念等内容。
(三)女生青春期保健:主要是注意乳房保健和月经卫生两方面。女生对首次阴道渗血往往会感到惊恐不安,但当了解到是正常的初潮后,又可能对如何处理月经束手无策。因此,在初潮前有必要学习月经期的卫生知识。
(四)个别化训练:自闭症学生个体差异显著,加上青春期教育过程中有许多内容不适合面向全体学生授课,所以个别化训练是对自闭症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
(五)对我校逐渐进入青春期的自闭症女学生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自我服务技能、职业技能学习等。本微课主要内容是自闭症女生青春期自我卫生护理——使用卫生巾的方法。
二,教学课题:自闭症女生青春期自我保健—使用卫生巾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认识卫生巾,学习使用卫生巾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掌握科学使用卫生巾的方法,明确经期使用卫生巾应该注意的事项,学习保健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自闭症女生了解一些呵护自己的方式方法,协助其调节经期心理,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帮助自闭症女生顺利渡过青春期,迈好青春第一步。
四,教学重点:认识卫生巾的类型,学习使用卫生巾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掌握科学使用卫生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六,教材分析:
“女孩使用卫生巾的方法”是学校校本课程“生活适应”七年级
上册第一单元《我长大了(二)》第三课的教学内容,女孩认识月经现象,并能够正确对待,女孩学习正确使用卫生巾等,是自闭症学生青春期生活的重要部分。一方面使自闭症女生掌握科学使用卫生巾的方法,学习保健知识,另一方面引导自闭症女生了解呵护自己的方式方法,协助其调节经期心理,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帮助自闭症女生顺利度过青春期。
七,学生情况分析:
梦梦(化名),12岁,重度自闭症,韦氏智力测试分值39。10岁9个月胸部开始发育,逐渐进入青春期。
梦梦青春期行为表现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容易烦躁,坐立不安;刻板,明显的重复动作和行为;听觉敏感,脾气和情感经常变化不稳定,大喊大叫,怪异行为增加;皮肤感觉敏感,对短裤材质敏感,稍有不舒服就会不分场合的把手伸到裤裆里拽拉短裤;经常出现暴躁情绪,常常出现一些冲动行为,没有羞耻感。
11岁5个月,短裤上分泌物增多,老师联合家长教其学习使用卫生护垫,降低对护垫的抵触情绪并逐渐适应护垫,为来月经时学习使用卫生巾,逐渐适应短裤上有卫生巾的不舒服感打下基础。
八,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行为训练法,视觉提示法
九,教学准备:互联网上搜集的图片,PPT课件,卫生巾和内裤实物
十,教学过程:(微课教学)
(一)讲述案例“一个女孩的苦恼”,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导语:(课件出示小西照片)今天老师给你带来了一个跟你年龄
差不多的女孩朋友,她的名字叫小西这几天小西遇到了一件烦心事,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西说:“我是个七年级的女生,有一天,我的下面突然流血了,肚子也不舒服,有点隐隐的痛,我害怕极了,真苦恼啊!”
2,教师提问:小西怎么啦?
3、教师作小节:小西到青春期了,来月经啦。我们每个女孩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这节课我们就来帮助小西解决她的烦恼,更是帮助你来应对月经期的一些相关的问题。
(二)解决女孩青春期来例假的困惑和苦恼,学习使用卫生巾的方法进行课堂练习。
1,卫生巾的使用方法
(1)想一想,讨论一下:我们每个女孩子都将使用卫生巾,那么我们该怎样来使用卫生巾呢?
(2)教师展示PPT,出示卫生巾和内裤实物,进行视觉上提示,边
讲述边操作使用卫生巾的方法,鼓励学生按照图片提示,亲自操作使
用卫生巾的方法。
①第一步:撕开卫生巾的包装袋。
②第二步:取出一片卫生巾。
③第三步:打开一片卫生巾,撕下它上面和背面的纸带,展开卫生巾。
④第四步:把卫生巾有胶的一面对准内裤的裤裆粘好。
⑤第五步:把卫生巾的两翼粘在内裤裤裆外面,整理平整。
微课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91~92页
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认识钟面上的整时数,先让学生认识时针和分针,再认识钟表(包括电子表)表面上的整时数.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过程性目标:
1.通过拨表针、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3.能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情感目标:
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
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间。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钟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猜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生异口同声地说:“闹钟”。
师:闹钟有什么作用呢?
生1:可以叫我 ……此处隐藏14183个字……、牡丹、龙、熊猫等图片。
六、教育形式:
诗朗诵、唱歌、拼图游戏、知识竞赛和抢答游戏等。
七、教育内容与过程:
讲话:
我们热爱祖国,如同热爱我们的母亲。祖国的`甘泉,母亲的乳汁,哺育了一代代中华的优秀儿女。希望同学们能好好学习,为之奋斗,让我们伟大的祖国变得更加多姿多彩,繁荣昌盛!
微课教学设计13教学目标:
1、学习得体、贴切地说好比喻句。
2、在活动中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知识,明确比喻句的基本结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3、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知识,学会说好比喻句。教学难点: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知识,学会说好比喻句。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2、彩虹挂在雨后的天空。
同学们,这两个句子,你喜欢哪一句呢?为什么?
二、深入探究
1、是的,像第一句这样的句子可以更好的表达思想感情,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我们将这样的句子称为比喻句。
比喻,俗称打比方。简单点说,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
它是利用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之间的某种相似来进行说明或描写。
2、练习: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这个句子写了哪两样事物?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寻找共同点:月儿和小船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它们有共同之处,都是弯弯的,而且两头尖。所以这个句子是比喻句。
3、一般来说,一个比喻句包括三个部分:本体、喻体、比喻词。通常把被比的事物叫作本体,把拿来作比的事物叫作喻体,把用来联系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词叫作比喻词。
4、练习:
(1)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这个句子中的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
这个句子中的本体是弯弯的月儿,喻体是小船,比喻词是像。
(2)孔雀那美丽的尾巴抖动着,像一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这句话中的本体是xx,喻体是xx,比喻词是xx。
(3)判断下面两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并说出理由。
a、妹妹急得像要哭了。
b、小女孩像她妈妈一样美。
分析:妹妹急得像要哭了。这个句子的比喻词是像,本体是妹妹,但没有喻体,所以不是比喻句。
分析:小女孩像她妈妈一样美。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应该是不同类别的,而这个句子中小女孩和妈妈是同一个类别的,都是人,不构成比喻句。
三、小结
通过比较,我们应该更清楚地明确比喻句具备以下两个特点:(1)句中有本体、喻体、比喻词三个部分。
(2)句中的本体、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而且有相似之处,存在着比喻关系。
微课教学设计14柔美的花瓣,丝丝吐露的花蕊,雍容华贵、国色天香。你眼前的这些牡丹花都是用皱纹纸手工制作成的,是不是可以称为妙手生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牡丹花。
一、材料与工具:
材料:黄色皱纹纸、红色皱纹纸、绿纸条、绿色亮光纸、细铁丝
工具:剪刀、尖嘴钳、固体胶、双面胶、叶片模板
二、制作过程:
1、做花蕊。取5×5厘米黄色皱纹纸一张,横纹方向折叠两次,用剪刀把两边三分之一处剪成细丝状。
2、做花朵取15×15厘米红色皱纹纸六张,纹路对齐,以1厘米宽度,像折纸扇那样一正一反折叠整齐。然后将两端剪成圆弧。把花蕊放在花瓣中间上面,用细铁丝的一端把花蕊与花瓣扎紧,然后把花瓣从里向外一层一层逐一翻起。边翻边整理,使花瓣曲折自然,错落有致。
3、做花萼剪一张5×5厘米正方形绿色亮光纸一张,对折两次,再三等分折,用铅笔画好轮廓线,剪去阴影部分(如图1-1),展开即成花萼,涂上胶水,花枝铁丝穿过花萼中心,并与花朵底部粘合。
4、做叶片先把亮光纸对折几次,然后用叶片模板剪出6对叶片,剪6根15厘米长的铁丝。因铁丝粘贴比较困难,可以先在一张叶片中间粘上双面胶,用双面胶把铁丝粘住,另一张涂上胶水,相对粘牢,做成一片叶子,同样方法做成6片叶子。然后取一片叶子,用绿纸条涂上胶水绕裹叶梗,然后可以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按逆时针方向转动铁丝,从上到下缠绕下来,在距叶片底部4厘米的位置,同时把另外两片叶子放进,继续缠绕下来,在末端涂上胶水,固定住,组成一组叶子。另外三片叶子也组成一组叶子。
(叶片模板)
5、组装叶子。从花萼处开始,用绿纸条涂上胶水绕裹花梗。按照上面叶片缠绕方法缠绕。在绕到6厘米处,先把一组叶片放入,继续绕裹,再绕至10厘米处把另一组叶子放入,继续绕完即可。
微课教学设计15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
2、引导幼儿能够边模仿动作边诵读古诗。通过学习会区分鸭子和鹅,感受鹅脖子的曲线美。
3、认读重点字词“鹅”“毛”“清”“白”。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1、磁带,录音机。
2、《启蒙阅读》第三册幼儿用书。
3、相应的字词卡“鹅”“毛”“清”“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已学过的字词帮助幼儿复习以前学过的字词“有时、月亮、刀、国旗、的、金、高、红、阿姨、桃、石榴、李子、栗子、梨字宝宝打招呼。
二、基本部分
通过鹅妈妈带着鹅宝宝去游泳的`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宝宝们,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妈妈带你们到池塘里去游泳吧!
2、听音乐做戏水的动作。(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划划水)
3、游累了,我们来休息一下,你们看哪里也有小白鹅,哪些长的是什么样子的呀?(模仿小鹅的手型)
结合大范例,初步欣赏古诗《咏鹅》。
1、哦原来呀,小鹅看见这么多的客人来了,正在高兴地欢迎我们呢!你们看,有这么多的小鹅?(出示字卡“鹅”学一学鹅怎样叫引导幼儿学鹅叫)
2、出示字卡“毛”谁知道鹅毛是什么颜色?(出示字卡“白”)引导幼儿学念这两个字词。
3、看看河里的水清不清呀?(出示字卡“清”)引导幼儿学念。
4、读了这首古诗,你们有不明白的地方吗?(鼓励幼儿提问题,如提什么是“曲项”)
5、教师朗诵故事一遍。
教师提问:古诗的名字叫什么?(请幼儿完整的回答古诗的名字叫《咏鹅》)
提问:你在古诗里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6、引导幼儿学念古诗。
7、发书
请幼儿完整指读古诗。
三、结束部分。
1、和字宝宝说再见。
2、小结活动情况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