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劳动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劳动教学设计1汉族民间音乐之瑰宝――劳动号子
选用教材:
湖南文艺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音乐《音乐鉴赏》合订本: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第三单元第二节的汉族民歌部分以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感受、体验中国民族音乐为中心的音乐欣赏课,为了引导学生感受中国汉族民族的音乐风格,选择从劳动号子体裁入手,通过介绍汉民族的文化背景,共同欣赏《黄河船工号子》《澧水船工号子》,从而感受劳动号子的实用性与艺术性。
其中《澧水船工号子》历史悠久、渊远流长,忠实地记录着澧水船工们的泪与心酸,展现了劳动人民勇于与大自然拼搏的大无畏的精神,同时,湘西北又是苗族、土家族等多个民族聚居的地方,澧水船工有不少人来自于少数民族,《澧水船工号子》象征着56个民族的大团结,拧成一股绳,奋力拼搏,勇于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它也因此成为我国人民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澧水船工号子》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的民间音乐特点:粗狂、浑厚、铿锵有力、声调高亢和谐,在狂风大浪中凝聚力量、振奋精神、统一步调,是一种极具实用价值的民间音乐。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知识面广、其思维敏捷、情绪体验强烈,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为了让学生更易理解劳动号子的功能与艺术特点,我通过音画结合、视频播放等不同教学形式来不断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而服务。
教学方法选择:
视唱法、集体表演合唱、探究法等。
教学媒体选择:
多媒体课件、钢琴、竹竿。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实践、体验,获得精神上的鼓舞,发扬团结协作、奋勇拼搏的民族精神,更加热爱祖国的民族民间音乐。
2. 通过对纤夫拉纤节奏力度的视唱、过滩号子的表演唱等实践活动,亲身体验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从中加强对音乐知识掌握及其运用。
3. 通过认真欣赏《黄河船工号子》《船工号子》《澧水船工号子》等音乐感受劳动号子的起源、分类、音乐特点及其作用,有效的促进和发展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1. 重点:通过对《澧水船夫号子》的深入鉴赏,加强学生对号子音乐特点及其作用的认识和掌握。
2. 难点:如何调动学生接受并去理解号子体裁。我通过动画相声、视频、音画、实践表演等形式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对作品的分析。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一、导入环节
1. 播放劳动者劳作的图片
【设计意图】:在号子的乐声中感受劳动的场面图片,起铺垫作用。
2. 播放《搬运号子》
【设计意图】:欣赏在劳动中产生的音乐,从而引出这类音乐就是今天探讨的话题。
二、出示课题
汉族民歌音乐之瑰宝――劳动号子
师:简单介绍民歌的种类。
三、劳动号子的概念
1. 思考:究竟什么是劳动号子?
学生回答
2. 教师出示:什么是劳动号子。
3. 播放视频《搬运号子》。
【设计意图】:通过借助动画视频,更进一步解释什么是劳动号子,同时引出劳动号子的分类。
四、劳动号子的分类
1. 师:你除了在刚才视频中劳动号子,还在哪些劳动环境中听到过劳动号子?
2. 出示其分类:
①搬运号子;
②工程号子;
③农事号子:欣赏农事号子中的船《车水号子》;
【设计意图】:通过借助动画视频,更进一步了解其分类的不同,感受号子的丰富性,并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性。
④作坊号子;
⑤船渔号子。(过渡语:因船渔号子所处的水上环境复杂多变,号子的内容形式就更是丰富而多彩,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接下来就让我们重点来感受船渔号子)
五、船渔号子类欣赏
1. 欣赏《黄河船工号子》。
2. 播放船工生活劳动环境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借助图片赏析以情动人,更直观的深入了解船工生活,为让学生更好的鉴赏音乐而服务。
3. 播放《船工号子》。
结合船工的劳动生活分别从音乐的节奏、旋律、演唱形式中感受音乐的特点。
4. 小结劳动号子音乐特点。
六、课堂实践
看图观察纤夫的拉纤过程,用“嗨”作为其歌词进行即兴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欣赏增强情感的体验,结合节奏、力度的运用,感受纤夫的劳动过程;为劳动号子的作用及后面的欣赏和进一步的实践做铺垫。
七、号子的作用
1. 提问:劳动号子在劳动过程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2. 搬钢琴实验:
①请学生在没有号子的情况下搬运钢琴,并谈感受。
②请学生自创劳动号子搬运钢琴。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有无号子的劳动过程,让学生通过实践得出劳动号子的作用,既有趣味性,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
3. 播放视频中国革命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片段。
【设计意图】:引用气势磅礴又具有一定文化背景的作品,让学生在回顾历史的'同时更加认识号子“凝聚力量、振奋精神”的作用。
4. 学生分析小结:号子的作用。
5. 教师出示并总结其作用。
①实用功能
②艺术功能
【设计意图】:教师的总结,为引出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的劳动号子――《澧水船工号子》做铺垫。
八、《澧水船工号子》赏析
1. 湖南澧水背景资料视频播放。
2. 整体播放《澧水船工号子》欣赏。
①带着问题欣赏:你的眼前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船夫在澧水上经历着……
②探究音乐与劳动变化的联系。
【设计意图】:完整欣赏《澧水船工号子》也正是对劳动号子音乐特点的进一步诠释,是对其体裁的使用功能与艺术功能的更深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学生总结:
劳动号子的特点及功能。
十、课堂实践
1. 请大家打开书,79页,让我们跟着音乐视唱这首《过滩号子》。
2. 分组练习并表演唱《过滩号子》。
【设计意图】:实践二是对整节课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一个有 ……此处隐藏17981个字……掌握“……在干什么”句型说话、“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很重要。
劳动教学设计14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知道做值日是爱劳动的表现。
2、初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学生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当好值日生是爱劳动、爱集体的表现。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从小爱劳动的情感和当好值日生的责任感、光荣感。
教学准备
有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今天要检查咱们班的卫生状况。
观察教室,根据情况,点评教室卫生。
情况一:干净的教室,这是谁的贡献呢?
这多亏了值日生认真做值日,夸夸今天的值日生。
情况二:教室卫生不太好,值日生辛苦打扫,也要靠大家维持好。
2、同学们打开课本第53页,第14课《热爱劳动》(板书),我们认真看看图中同学们的教室,整洁吗?它们的值日生做得真不错!
二、认真做值日(板书)
1、为什么要做值日
师:我们为什么要那么认真地做值日呢?同学们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值日既是为集体服务,为大家创造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同时也有利于个人在良好的环境里学习。因为在干净、整洁的教室里学习、生活会感到很舒服、很高兴。大家能更好地学习,所以需要大家认真地值日。)
2、怎样做值日
大家打开课本第54页,我们看看图中的同学是怎样做值日的。
师:在值日时要进行合理的分工,然后分次序(先洒水,再扫地,摆齐课桌椅,收拾值日工具,然后关窗。)来完成值日,这样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值日。
给同学们讲“还是这样分工好”和“值日的学问”,见文本资源。
师:下面请今天的值日生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做的?怎样使我们的教室整洁呢?
值日生回答。
全班夸一夸今天的值日生。
采访值日生,听了大家的表扬,有什么感受呢?
师:做值日是爱劳动、爱集体的表现,应有责任感,是光荣的.事情。但有的同学没有认识到做值日的意义。
(一起欣赏图片“家长替值日”、“这样值日好吗”。)
大家说一说,图中同学这样值日好吗?为什么?
师: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值日的意义,你们今后打算怎么做值日呢?打开课本第55页,看一下上面的说一说,你们明天怎么做值日?
(可先请明天值日的同学说一说,再举手发言。)
师:看来,大家都想做一个爱劳动、爱集体的好同学,这很好,现在大家来完成55页下方的评一评栏目吧!看看你哪一项做得好,哪一项需要改进。
三、热爱劳动(板书)
师:我们不仅要在学校值日劳动好,还要在生活中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在家里也要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同学们打开课本56页,分别看一看几幅图中的同学在做什么?然后举手说一说。
图中的同学在家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我们不仅要在学校热爱劳动,在家里或其它场合也要热爱劳动,从小做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同学们一起说说,今后打算怎么做。
小结: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积极主动做家务活,都能成为爱劳动的好孩子。
四、读儿歌(课件出示)
值日生
太阳出来眯眯笑,
值日生们来得早。
先把桌椅擦干净,
再把它们都摆好,
粉笔、图书放整齐,
还给花儿把水浇。
老师、同学齐称赞:
“值日生们真是好!”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我们的教室”的漂亮与整洁,从中体会到劳动能够创造美,劳动的成果能使人产生愉快的心情,从而产生对劳动的热爱之情。通过采访值日生,懂得了值日的合理分工,使他们做得又快又干净。最后,讨论自己在家中好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也是生活中爱劳动的体现。
劳动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参加劳动实践,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提高科学种地的意识,使学生懂得只有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东西更有意义和价值,提高学生勇于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懂得劳动最光荣。
教学重点
花生初期清棵蹲苗方法。
教学难点
清棵蹲苗过程中保护花生秧苗。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锄头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花生破膜放苗的时间和方法。(教师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补充)师生共同复习相关注意事项。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经过我们辛勤的劳动,花生苗正在茁壮成长,变得绿油油的了!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对花生进行什么工作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劳技课,《花生初期清棵蹲苗》。(教师板书课题)
三、新授
1、教师解题:什么是清棵蹲苗?(学生分组自由讨论)指名回答,学生汇报自己的理解,教师补充说明。
2、为什么要清棵,清棵蹲苗有什么好处呢?(教师课件ppt出示,学生齐读。)
(1)清棵的.花生比不清棵的花生增产12.9%~23%。
(2)花生齐苗时要进行清棵,清棵有三个作用:清除播种孔周某某的杂草;把未长出膜的分枝用手扒出;将播种过深过浅不易出苗的窝清点出来,便于及时催芽补种以确保全苗,在清棵过程中可再次封好膜口。
3、结合幻灯片讲解清棵蹲苗操作过程。
花生苗基本出齐时进行。先拔除苗周某某杂草,使子叶露出地面,然后用锄头铲点土,覆盖在苗周某某,以免以后出现杂草,更有利于保持水分不流失。(教师板书讲解后,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便于学生在劳动基地的实践操作)。
教师出示农民清棵蹲苗的图片,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操作过程的印象。
4、教师讲解注意清棵蹲苗注意事项:
(1)注意不要伤根。
(2)确保两片子叶露出来。
(3)铲土不宜过多。
5、有生活经验的同学讲解亲身经历。分组讨论实际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学生分组展示,边做动作边分享心得。
6、前往劳动基地,(体育委员整队,唱着校歌《放飞理想》,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劳动基地)。亲自实践清棵蹲苗教师先做示范动作,学生边观察边学习。教师强调劳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锄头不宜抬过高,以免碰到同学。
(2)另外不要踩到花生苗。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各组组长先带头示范,然后指导组员。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总结劳动情况(表扬表现优异的学生),把工具收拾好,放回原处,把手洗干净。大家齐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掌握了清棵蹲苗这一劳动技能,体验了劳动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