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

时间:2025-10-18 11:41:06
《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

《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三月桃花水》是北师大版试验教材第八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美丽的春水图。课文篇幅虽然较短,但由于若要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在文中运用了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多种句式,语言优美,适合学生反复品读,积累语言。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易激发阅读的兴趣,学生能抓住文章的主要部分认真阅读,边读边思、边思边圈画,综合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边读边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有积极表达的愿望和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容易与文本产生共鸣。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五个,会写11个。

2、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在语音、语速和用词方面的不同,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思维水平。

3、体会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若要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用词造句的妙处。

4、让学生在熟读成诵中,达到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

教具准备:

准备一段悠扬的乐曲,指导学生配乐朗读,为平实的语言注入美的元素。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不同的风格,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难点在体会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若要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用词造句的妙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昨天,我们还沉浸在以锐不可挡之势滚滚而来的二月春潮里,今天,三月桃花水犹如一首舒缓轻柔的小夜曲向我们涓涓流来。(板书课题)

2、学生齐读课题。

(如果没有相关的音像资料,教师可以以生动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导入,初次提示学生要与《春潮》对比阅读。教师在设计导语、总结语时语言应力求优美,从与文章意境相符。)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词)先自己读,再指名读。(出示的生词包括含生字的`,和以前没接触过的,如:催促、应和)

3、交流:同学们在预习时通过查字典解决了哪几个词语。(四年级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词语的习惯,尤其应该强化对词典等工具书的使用。)

4、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检查学生读书的收获,引导学生读文章一定要从整体感悟。教师相机板书:水清如明镜水声如音乐)

(学生的收获可能是零乱的,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整理,也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如:学生可能笼统的说三月桃花水很美,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再问问他:“这几句写的是水的()美。”)

三、精读悟情

师:看来,两读课文之后,三月桃花水那悦耳的流淌声和清澈的身影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印象。这就是你们读书所得。让我们再用心读读课文,圈一圈、画一画有关的语句。(学生再次默读。教师提示学生用不同的读书记号做批注。)

“水声如音乐”

1、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1、3、4段)

2、(重点指导朗读第4段)请大家先想一想这一段该怎样读,再自由练读。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心情。

3、指名朗读,男女生进行朗读比赛。(发现读得好的,让他说说自己为什么读的好如;把自己当做沉睡了一冬的河流,醒来后心情愉悦;再如:学生结合“呵,河流醒来了!”一句,体会到若要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看到河流哗哗流淌时的惊喜之情……)

4、教师引读第3段,全班感情朗读第4段。

5、这样动听的流水声,你想用一个什么句子来夸夸它?(仿照“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

“水清如明镜”。

1、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2、5、6段)

2、(重点指导学习第4段)它看到燕子、垂柳、姑娘、炊烟……怎么能说明“水清如明镜”呢?(倒影)

3、让我们也做一次大饱眼福的桃花水,尽览水中美景自由练读。

4、想不想看一看水中美景?请大家闭上眼睛,看你能看到些什么。指一名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闭目想象。

5、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可以结合读书所得说,也可以继续展开想象说,教师及时评价这是省略号里藏的话。

四、总结全文

1、三月桃花水,声如音乐,清如明镜,怎能不叫人沉醉,叫人流连全班齐读7-9自然段。

2、读到这儿,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可能质疑“比金子还贵”“盛满心灵的酒杯”)

3、让我们也把这“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的三月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吧。(全班配乐朗读全文。)

《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及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旁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了解“桃花水”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4、用心体会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

5、让学生在熟读成诵中,达到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熟读成诵的习惯,既能使学生集累优美词句,又能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语流、语感能力。

教学难点: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能找出课文中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方法的句段,体会用意,感受“文字优美、意景清新”的特点。鼓励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学习模仿造句、写话。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播放“小溪流水”的声音课件)(播放“漂浮着桃花的”流水声)

师: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是什么水,犹如一首舒缓轻柔的小夜曲向我们涓涓流来?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三月桃花水》(板书:三月桃花水)

2、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体验情感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课件出示生词,先自己读,再 ……此处隐藏23026个字……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师:指导学生在该句旁边做简洁的批注——中心句这个句子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比喻把三月桃花水的声音比喻为“一串小铃铛”,形容它的声音悦耳;把三月桃花水的光芒比喻为“一匹明洁”的丝绸,形容它的光亮。(师指导学生做批注比喻)

课文开头以两个问句的形式出现,请同学们齐读。那么它们的答案在哪里呢?就在课文中,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与这两个问句相对应的段落,然后读一读,把三月桃花水还比喻成什么呢?开始吧。

(生浏览找出相应段落自由朗读)

3、交流汇报。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1)对应3、4段,写的是三月桃花水的声音。

(师:把3/4自然段的段号连在一起画||,表示这两段都描写三月桃花水的声音,指导学生用双斜杠做标注,并写上声音、比喻。)

1)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2)对应5、6段,写的是三月桃花水的光芒。

(师:把5/6自然段的段号连在一起画||,表示这两段都描写三月桃花水的光芒,指导学生用双斜杠做标注,并写上光芒、比喻。)

3)课文的7、8、9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呢?

指名交流师总结:我们旁注的就是心得,每个人阅读时的心得体会都不一样,旁注的内容也会不同,但旁注一定要简洁。指导写赞美。

4)同学们,我们还有一个第2自然段没有学习,它讲的是什么呢?

指名交流——河流醒来的样子。

师总结:对照板书复述课文内容,说明课文结构就是总—分—总。

我们刚才阅读第一自然段时找了相应的段落,解答了课文开篇提出的两个问句,作者最后由衷的赞美了三月桃花水,我们把这种结构方式叫做总—分—总。

同学们,知道了课文脉络,还远远无法欣赏课文的文字美和表达的思想,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交流汇报:抓重点段落和特点;抓关键词语和重点句子;配乐朗读……

老师建议大家还可以带着问题朗读,慢慢品味课文。

三、潜心品读,感悟美。

1、师:请同学们继续默读课文,想一想从作者描写的三月桃花水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同学们边读边画一画边圈一圈。并简单写好心得体会。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清新活泼的文字,从而得到美的体验。]

(一)品味声音

2、学生交流汇报。

生:我听到了有节奏的鼓点;

生:我听到了纤细的低语;

生:我听到了忽大忽小的水波声;

生:水波声

师:这么多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真好听,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这么多不相同的声音放在一起怎么用朗读体现出来了?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试着读一读,待会儿我们看谁最读的悦耳动听!

(生自由读一读)

(指名读,教师与学生一起评价)

师起头,生每人一句读,强调“应和”的意思,师水流“哗哗”,生拖拉机“突突”。

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强调长句读好;

那激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

师:指导读的时候“激流”读好。想一想三月的桃花水为什么要催促村民们开犁播种啊?

生: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最好的播种季节。

师:确实如此,在激流的水浪声的伴奏下,农民们开始了一年中忙碌的`播种季节,配乐欣赏播种图。好一幅欣欣向荣的春耕图,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句话:那激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

总结,同学们刚才通过读,已经再次创造了读书,把别人的文章变成了自己的文章,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三月桃花水正在演奏着春天的序曲,怪不得作者这样写到: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师: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原来这么美的声音都是三月桃花水发出的,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富有人性化的特点,再加上整齐而又富有变化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三月桃花水的美。接着,让我们伴着竖琴的音乐再次感受三月桃花水声音的美。老师先读,你们接读。

师读:每一条波纹,生:都是一根轻柔的弦,一次类推。

这么美的三月桃花水,怪不得作者在问候由衷的赞美到: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啊!

(二)光芒

师:,三月桃花水不仅是竖琴,它还是春天的明镜,那么作者在水中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用刚才的阅读方法自学。

生:我看见了垂柳披上了长发;

生:我看见燕子飞上了天空;

生:我看见一群姑娘穿着五颜六色的衣裳;

……

生边说师边画提到的景物。除此之外,你还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利用省略号做好课后小练笔,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抓住段后的省略号,引导孩子展开想像,丰富已有的表象,培养其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总结课文内容。

总结:同学们,我们一起回顾下今天欣赏阅读课文用到的方法有:

抓重点段落和特点;

抓关键词语和重点句子;

配乐朗读;

带着问题品读;

画图理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在以后更好地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课文。

五、练习。

1、课文内容大回放。

课文是按照()____()____()结构写的;从()和()两个方面描写三月桃花水的。

2、我能读准确,写美观。

shù q n xúan zhuǎn cuī cù q n xián

竖琴旋转催促琴弦

3、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huò B、huó C、hè D、hé E、hú

1)他俩和()好了,真让人高兴。

2)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

3)爸爸正在和()水泥。

4)这件衣服我已经洗三和()了。

4、“是”在不少句子中表示“好像”,想想下列哪个句子表示“好像”。

1)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2)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3)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

4)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的麦苗谈心。

六、作业。

1、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和优美的句子,写好摘录笔记。

2、小练笔——在三月桃花水中,你还看到了什么……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推荐阅读刘湛秋的散文诗《春天吹着口哨》。

板书设计

三月桃花水

是什么声音?竖琴

是什么光芒?明镜

陶醉

赞美

比金子还贵

比银子还亮

《《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