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1《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社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说明文,它介绍了有关地球的知识,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整篇文章条理清晰,说服力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课文的3、4自然段,目的在于让同学们了解人类对地球资源的破坏,导致了怎样严重的后果,从而明白应该怎样对待地球。授课时,我让学生理解过课文的文字内容后,又设计了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拓展环节,从而更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片断】
师:地球如此无私,慷慨,有些资源原本是可以长期为人类做贡献的,因为人类的破坏,恰恰相反地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你能举例说说人类对地球资源的破坏所造成的生态灾难吗?
生:全球气温变暖,使气候变化加剧,引发热浪、飓风、洪水及干旱对人类造成极大危害。
生:50年代,北京的水井在地表下约5米处就能打出水来,但由于人们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现在北京4万口井平均达49米,地下水资源已近枯竭。
生:据环境检测,全国每天约有1亿吨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全国十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受到污染。
生:森林被伐,风沙漫天,水土流失,人们背井离乡。
生:大气层遭到破坏,导致酸雨的形成。
课件播放地球“美丽可爱”和“生态灾难”的图像。
师为“美丽可爱”配乐朗读:
同学们,你们看,碧蓝碧蓝的大海,雪白雪白的云朵,巍巍的山峰,还有茂密苍翠欲滴的原始森林和娇艳美丽的花朵。这些美景都是地球母亲奉献给人类的礼物,这一切构成了“可爱的地球”。那么你想对地球母亲说什么?请大胆地赞叹她吧!
生:地球母亲,您真是太美丽了!
生:地球,您太伟大了!
生:地球母亲,我爱您!
生:地球,感谢您给我们创造的美好家园。
师为“生态灾难”配乐朗读:
这是台风丹娜袭击浙江省时树断人飞的场景。在这幅图上大片农舍被沙尘暴无情淹没。被酸雨腐蚀的森林已经枯萎,寸草不生。人类对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已使全世界许多地方陷入水的危机。有人说“最后一滴水,它的价格将与血液等同。”人类对生态的破坏使地球变的非常容易破碎。看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画面,你现在最想说些什么?
生:地球妈妈太可怜了,她在哭泣。人类啊,请你们醒悟吧!
生:人类正在为自己的无知愚昧付出代价,保护地球现在就要行动。
生:只有地球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只有地球才孕育了如此丰富的生命。因此,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除此之外,我们别无去处。
师:难怪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碎了!”作为地球村的小村民,宣传保护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你能为地球母亲设计一条标语吗?
生:保护生态环境,共撑绿树蓝天。
生:你保护环境,我节约资源,把完好的地球留给明天。
生:用承诺与行动来拯救地球,让环保走进我们的生活。
生:请不要向地球母亲的血管里注入废水。
生:还地球妈妈一张干净洁白的脸吧。
生:保护地球,给后代一个蓝天、碧水、绿树的世界。
生:让草地永远是绿色,让天空永远是蓝色。
师:请同学们大声地向全世界宣告自己的环保标语吧!
生自由地包含深情地发出内心的呼喊。
师:植树造林,节约用水,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创建美好家园。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太阳能、核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分使用。同学们,让我们用承诺与行动来保护地球,让环保走进我们的'生活吧。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课下,推荐同学们阅读纪伯伦的文章《田野里的哭声》。
【教学反思】
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两处:
1、把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地位较为充分地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例如,学生课前搜集搜集资料,举例说明人类所造成的生态灾难,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再如,设计环保标语,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述和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课堂出现热烈活跃的场面。
2、课件播放地球“美丽可爱”和“生态灾难”的图像,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很直观形象地感受到地球的美丽与遭受的破坏,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对比,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配乐解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一教学情境的设置既让学生对地球现状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又唤醒学生保护地球的决心,很自然地过渡到后边的学习过程中。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2《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本文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从人类的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就应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本文有一条明显的主线“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本文的“命脉”,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文本,理解文本。首先让学生感悟地球的可爱表此刻哪里?透过朗读课文,学生在第一自然段找到写地球外观美丽的句子,抓住“晶莹”、“纱衣”、“摇篮”、“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等词语,体会地球的外表的美丽可爱,读出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并能熟读成诵。再引导学生谈地球内在的美丽――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带给矿产资源。只有母亲才会这样无私的爱自己的孩子,因此我们称地球为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然而应对养育我们的母亲,人类是怎样对待它的呢?从而谈到“容易破碎”,“地球的渺小”,“矿产资源的.枯竭”,“人类根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都告诉我们,我们只有保护地球,因为只有一个地球。在课外补充人类对地球破坏的图片时,学生的的情感被调动起来,越发感受到人类的做法是不对的,从而认识到今后该怎样做,在聆听了迈克杰克逊的公益歌曲《拯救地球》后,学生们为地球母亲写宣传标语,“保护地球=热爱妈妈”,“为了生存,保护地球”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我能感受孩子们的焦虑、心痛、热情与决心。
教学中,我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在主动用心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诱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主体内化,激发了孩子的情思。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地球母亲”的怀抱时,他们的自由天性舒展了,他们尽情地诉说着自己对“地球母亲”的心声。一声声、一句句饱含真挚感情的话语,多么令人心酸,扣人心弦。那不是仅仅用语言在说,而 ……此处隐藏13169个字……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理解内容。
⒈这段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资源不能再生的原因是什么?会造成什么后果?
⒉自读第三段,思考讨论:
人类目前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⒊自读第四段,讨论:
(1)这段讲几层意思?
(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
三、总结归纳。
⒈这课主要讲什么?
⒉在写法上哪些值得我们学习?
四、巩固练习。
师: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你们能根据课文的理解动笔写写保护地球的宣传语吗?顿时课堂里热闹了起来,各学习小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已见,跃跃欲试。)
五、作业。课课练。
六、板书设计(略)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15《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各个版本教材都选编的文章。因为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既是一个永恒的时代主题,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既是我们每一个地球公民应尽的义务,又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学这篇文章,旨在让学生获得关于地球资源、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明白“只有一个地球”,懂得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这虽然是一篇说明文,但因文章饱含深情而备受广大老师和学生的亲睐。支玉恒、王崧舟、周益民等名家都上过这篇课文,而我校的刘丽娟老师也上过这课,而且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对文本的解读与挖掘已到达了一个几乎不可攀越的高峰。
也许是这两年几乎天天都能听到新闻里播放哪个国家,哪个地方又发生了什么灾难,只要打开电脑,看到的也都是这些,有时心里都对我们的生存产生疑问,所以在看到〈〈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时,我毫无疑问地选择了这一课。高山仰止!如何把这篇课文上出新意,如何在其中融入一些自己的东西,成了困扰我最大的一个难题。思前想后,辗转反侧,最终,一篇融合了周益民“地球母亲”独特视角、王崧舟“诗意语文”内涵底蕴、胡冬梅创新设计以及自己个性解读的教学设计成形了。
一、课始情生。
看过许多版本的〈〈只有一个地球〉〉的开头,都很精彩,可是人家用过的东西,我不想再去用,尤其是开头,于是根据课件特点,我让学生在睁开眼的一瞬间就感受到我们宇宙的神秘,感受我们地球母亲美丽壮观。
看到孩子们“哇”的一声和激动的表情,我知道在旁人眼中,地球本是一个纯粹的星球,没有生命,没有感情,但是,通过这样一个环节,在学生的眼中,地球已经不仅仅是地球,是可爱、可亲、无私、美丽的母亲。我看得出孩子们其实在心里有许多话想说,于是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赞美地球妈妈,到引入课文中是怎样赞美我们的地球妈妈的,孩子们就不会觉得书上的赞美是虚假的、夸张的.了,接着我又让学生找出书中让我们感受地球妈妈美丽的词句,然后问学生,这样的一个段落我们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情感,水到渠成地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成了与母亲的对话,与地球的沟通成了与母亲的沟通,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也拉近了学生与地球的距离。正如周益民老师所说:“文字后面是地球母亲的心跳,是地球母亲的呼吸。”课始情生,实现了感情的同构,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感情的基调。
二、课中情浓。
教学中,我始终围绕着“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进行教学,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本课的重点,这句话理解了,也就让学生明白了“只有一个地球”,懂得应该珍惜资源、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
课中,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出人类破坏地球的行为,谈谈自己看到这些行为之后的心情,反复研读使自己产生这种心情的词语或句子,亲眼看着我课前收集的人类对地球母亲破坏的画面等环节,使学生深入地了解了人类对地球母亲的种种伤害,不用引导,学生就已明白:地球母亲之所以有今天,那完全是人类造成的,是人类的自私、贪婪、愚昧无知造成的。
接着,资料的补充开阔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基于现在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宇宙与地球感性认识很浅显。而对文章内容没有一个很深的了解是很难在情感上产生与作者那样的共鸣的,学习时体会也不深刻。因此首先我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阅读有关宇宙与地球的有关书籍资料等,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抓住“资源枯竭、生态灾难”两个方面,通过学生交流与补充资料,让学生透过文章的语言文字和从纪录片中“看”到人类对地球母亲伤害后的种种恶果,让学生明白到我们这个地球太容易破碎了,这使学生心灵上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对文章的感悟,这更让学生深深地感悟到宇航员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的意义了,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而“我们只有一个家园一一地球,精心保护它吧!"终于成了所有学生的呼声
经过第一个环节的铺垫,已成功地在学生的面前和他们心灵深处立起一个美丽的、可爱的、无私的、伟大的母亲的光辉形象,而这一个环节的安排正是为了把这一活生生的形象在学生的面前砸碎,让学生感受到这种切肤之痛、撕心裂肺之痛,让他们明白,这就是地球母亲的悲剧,这就是人类的悲剧。什么是悲剧?鲁迅先生曾这样比喻——悲剧就是把最美好的东西在人们的眼前狠狠地砸碎!而这一悲剧的制造者正是地球的子女——人类!从而激起学生们对那些自私、贪婪、愚昧无知的人们的痛恨;对地球母亲不幸遭遇的深刻同情;对母亲和人类未来的深深忧郁……
这个时候,不必要学生信誓旦旦的说“我们要如何如何地保护地球”,因为一切语言在此时已显得苍白无力!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已深入到每一个孩子内心的最深处,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这颗环保的种子一定会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将来还会开花结果。
三、课终情未了。
课上到这,孩子们想对我们人类说的话也就多了,但是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只有一个地球,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话——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的子子孙孙永远都记住——只有一个地球,课虽终而情未了,课虽终然思考不止!
尽管课堂还有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但明显可以感觉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课堂气氛越来越凝重,而洋溢在其间的情感就像一壶老酒,时间越长,它的香味就越浓。
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我们把老师所教的知识全忘记后剩下来的东西。一堂课的作用是有限的,如果能为学生的生命铺上一点底色,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有一点微薄的贡献,就已经是功不可没了。若干年后,学生们也许忘记了自己曾学过《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忘记了文中的所有词句,也许忘记了我这个给他们上过课的老师,但只要还记得曾经有这样一份令他们难忘的感动;在扔垃圾时,能多走几步,主动扔进垃圾箱;在用水时,不浪费水,有节约用水的意识……我想,这就够了!
有人说,课堂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在遗憾中总结剖析进步,虽然忙碌,可是收获不小,学无止境。在不断创新的今天,教学方法,教学思路,可谓是百花齐放,作为第一线上的老师,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适合自己学生的,能发展学生的,能提高教学水平的就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