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集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神态、语言来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形象。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用各种各样的朗读形式来表现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这节课呀,我们继续来学习,出示《陶罐和铁罐》。学生齐读。
师:当年存放在国王御厨里的陶罐和铁罐本应该和睦相处,共同为国王效力。可是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那么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请你们翻开书本读读课文,在读的时候可要注意读书方法哦!
课件出示读书方法:
读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有可以和同桌一起跟角色朗读,对你自己喜欢的语句可以多读几次。
思吧!那么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反馈:国王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一只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中挖出来成了文物,而铁罐确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2、刚才有很多人都说到了“奚落”这个词,奚落是什么意思?
三、细读课文,体会道理。
(一)学习课文1~9自然段
(1)那么,铁罐是用哪些尖刻的话讽刺、奚落陶罐的呢?请你们大声读课文中的1-9自然段,把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用直线画下来。
汇报:
1:“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说。
A,你从哪儿看出铁罐在奚落陶罐?(傲慢)
B,傲慢的语气该怎么读(铁罐直呼其名,可见傲慢无礼。读的时候语调上扬,有点挑衅的味道)、请你再来读读。
C,全班齐读。
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A,这句句子中你又从哪儿看出铁罐在奚落陶罐呢?(轻蔑)
B,轻蔑是怎么样的神态?表演。
C,多人试读。
3:“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A,从哪几个词中看出铁罐在奚落陶罐?(恼怒、相提并论)
B,铁罐觉得陶罐能和他相提并论吗?为什么?
C,是呀,铁罐只看到了陶罐容易碎的缺点,觉得他没有资格和他相提并论。谁能用朗读来表现此时铁罐的心情?指名读
D,小组读。
4:“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A,这里没有描写神态的词语,谁能补充?铁罐()请你把这个词语填上去,并带着这种神态读一读,好吗?
(看出铁罐怒不可遏,近乎疯狂,火冒三丈等。语调紧凑高昂。)
指名读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
师:同学们体会得好,才读得这么棒。现在请同学们再把铁罐四次说的话读一读,注意神态,可以加上动作。好,下面老师引读,一组读一次话,第一组读铁罐第一次说的话,第二组读第二次的话,清楚了吗?
(教师引读:铁罐傲慢地问――、铁罐轻蔑地说――、铁罐恼怒地说――,铁罐怒不可遏)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真的看到了一只蛮横无理的铁罐。
师:铁罐就是这样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你们能告诉我,它凭什么这样奚落陶罐呢?(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而陶罐很容易碎,它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所以看不起陶罐。)
总结:真能干!铁罐认为自己很坚固(板书:坚固),这是它的长处(板书:长处),而陶罐很容易碎(板书:易碎),这是它的短处(板书:短处),它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的人短处。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怎样对待的呢?
(2)汇报:
A,指名说,出示描写陶罐的句子。
1“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2“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陶罐子可能还会说些什么?不会生锈、美观)是否有必要设计
3“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4陶罐不再理会铁罐。(这是一种无声的抗辩)
B,陶罐说话时语气如何?
C,指名读、齐读。
D,自己再读读,看能不能想出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陶罐?
(谦虚、有礼、友善、讲理、据理力争、克制、不卑不亢、宽容、坚强)
师:这些同学,能想出这么多恰当的`词,真是了不起,大家读懂了,这是一只(齐读板书的词语)的陶罐,可见,陶罐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师:这个谦让和宽容的陶罐却偏偏遇到一个傲慢无礼的铁罐。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童话故事啊!想不想分角色表演读。
1同桌两人一人当铁罐,一人当陶罐练习对话,注意只读对话部分。
2请刚才同桌练读时演铁罐的站在左边,演陶罐的站在右边,全班同学分角色读。
(二),学习10——17自然段。
1、师;你们出色的朗读表演让老师深深陶醉了,老师仿佛已走进了这个童话世界。许多年代过去了,很多事物发生了变化,奚落别人的铁罐和被奚落的陶罐的结局如何呢?默读10—17自然段,找找它们各自的结局。
2、汇报,板书:很有价值无影无踪
四,表达感受、深化感情。
过渡:铁罐仗着自己坚固的长处奚落陶罐,年代久远,结果却无影无踪,而陶罐呢?还是那样朴素美观,变成了无价之宝。我想学到这儿,大家肯定有很多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你想说些什么呢?请拿出自己的留言板把想说的话写上去。课件出示:
我想对铁罐说:
我想对陶罐说:
我想对自己说:
(2)反馈交流
(3)总结:我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 ……此处隐藏22920个字……朗读课文。
五、议中感悟
知道实践议论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议论出见解,才能不断开拓思维,提高认识,最终运用于实践。针对这篇课文,我设计讨论话题如下:
1、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2、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3、拓展延伸,联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实践,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六、注意观察、认真书写
1、出示6个生字,并认读。
2、学生指出难写的字。
3、师范写难字,生指出不足点,师改正。
4、学生练写,同桌互评。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5课文分析:
小学语文第五册《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寓言故事。
教学这则寓言,我们采取语文活动课的形式采进行。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人都有长处不口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育学生在学习上要懂得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无论什么时候部不能骄傲自大,必须谦虚谨慎,怎样才能把这则寓言的寓意真正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去,使他们在学习、工作中明白人各有所长,能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睦相处,共同为集体,为社会作出贡献。
我们采用话剧的手法把这则寓言的深刻寓意表现出来,让学生看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从中懂得道理,受到教育。
设计理念:
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力求创设情景,促进学生和谐、主动地发展,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教材为主源,以学生素质提高为主旨原则,牢固树立主体意识,训练意识,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是一个绳子,会写十二个生字。
2、朗读中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陶罐和铁罐的性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重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故事有两个主人公,一个叫陶罐,另外一个叫铁罐。
他们都生活在国王的御厨里,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去看看吗?好吧,老师就带大家去御橱里看看他们吧!(播放动画)动画播完了,你们觉着这个故事怎么样?有趣吗?那你们想不想读一读这个故事呢?让我们打开书的126页,一起学习《陶罐和铁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同学们仔细读课文,有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查查字典,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老师啊有个小要求,同学们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许多年之后,它们都被埋在了废墟之下,人们发现了陶罐,它还是像以前一样美观、漆黑锃亮。
而铁罐早就不知道在什么年代就锈烂了,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孩子回答不完整或不简洁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师:大家说得都很好,刚才这两位同学总结的故事当中,都提到了铁罐奚落陶罐,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奚落吗?(奚落就是用尖酸刻薄的话数落别人的短处,让人很难堪。)师:同学们从文中找找,那几个自然段写到了铁罐奚落陶罐呢?(1——9)三、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师:下面呀我们就来看看这部分内容。
(师用情地读第一段)国王的御橱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孩子们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1、重点分析铁罐的性格学生找到: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1)、抓住铁罐对陶罐的称呼,让学生体会铁罐的性格师:你们觉得这个称呼怎么样?谁来体会着铁罐的这种心情读一读这句话。
(3个同学)
(2)、从傲慢一词体会铁罐的.骄傲、看不起人,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铁罐的性格。
师:我们再来看看后半句:铁罐傲慢地问。
什么是傲慢呀?师:看来呀,这个铁罐还不仅仅是不尊重别人,它呀对陶罐从内心里还透着一份看不起,一份傲慢。
谁来把铁罐那种傲慢的语气读出来。
(3—4个学生)
(3)、大家想想同样都是罐子,铁罐凭什么这么奚落陶罐啊!生:由于铁罐坚硬,陶罐易碎,它感觉自己比陶罐强多了所以看不起它。
2、分析陶罐
听到铁罐这么傲慢无理的提问,那陶罐是怎么回答的呢?生:不敢,铁罐兄弟师:陶罐称铁罐为兄弟,想想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兄弟啊!体会着陶罐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
生:更加轻蔑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试着读读师总结:短短的一问一答就为我们勾画出一个傲慢无理的铁罐,一个谦虚善良的陶罐。
铁罐对陶罐的奚落还不仅仅于此,它们之间的争执会愈演愈烈,下面同学们就在小组内分角色读读2—8自然段,体会体会陶罐和铁罐之间不同的性格。
(分角色读一读,小组之间互相评价。)
3、总结1——9段、学习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请大家快速的默读10——17自然段,并思考: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什么样子?铁罐呢?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
铁罐:被氧化消失的无影无踪。
出示课件师:王朝覆没了,宫殿倒塌了,陶罐和铁罐都被埋在了废墟之下。
许多年以后,人们发现了陶罐,它还是和以前那么美观,而铁罐早就消失了。
同学们面对这样迥然不同的结局,你们想要说些什么吗?(出示课件)你想对傲慢的陶罐说:—你又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说:———四、总结:是啊,孩子们你们说得都很好,老师希望你们通过学习这则寓言故事懂得更多的人生道理。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相比,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够像陶罐一样谦虚、善良、脚踏实地的走好你们的每一步!教后反思:《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课文,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
因此,对话的朗读指导是本课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
那么,以什么作为指导对话朗读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