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括号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括号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括号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地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提高计算能力。
⒉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乘船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探索添加小括号的过程,体验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⒈重点
能正确地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⒉难点
能在解决问题中体验小括号的.作用。
教与学的互动设计
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
⒈看图说一说。
学生看图说一说图意和要解答的问题。
(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每条船限第乘7人)问题:需要几条船?
⒉尝试独立解答。学生可能列出算式:29+25=54(人),54÷9=6(条)
㈡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⒈探究小括号的作用。
⑴师:如果我们把这两个算式列成综合算式29+25÷9,行不行呢?
⑵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如果按照算式29+25÷9,我们应该先算25÷9,再算加法。可是结合题意我们知道,先要算出总人数29+25,再算54÷9,这样就能求得需要几条船。
⑶有什么办法可以先算29+25呢?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后引出加小括号。接着教师介绍小括号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题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最后引导学生写出问题的解答过程。
(29+25)÷9指出:(29+25)÷9
=54÷9读作29与25的和
=6除以9。
⑷总结。在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时,就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㈢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⒈教材做一做,学生先说一说运算顺序,然后独立解答。
⒉算一算,比一比。让学生完成教材练习二第1题,做完后比较计算的结果有什么不同,进一步理解小括号的作用。
㈣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⒉你能举例说明带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吗?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结合“过河”这一情境,培养学生独立看图能力及获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参与愿望。本节课教学层次清楚,给学生留有大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通过全班学生交流以下算式的算法:
A.29+25=54(人)54÷9=6(条)B.29+25÷9
C.(29+25)÷9D.29÷9+25÷9
使学生探索出正确的运算顺序,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括号的作用以及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
小括号教学设计2法不同的思路讲解小括号的作用及运算顺序。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具体的算式法不同的思路讲解小括号的作用及运算顺序。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具体的算式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3.让学生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
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研究的素材
1.动态呈现,积累感性经验
教师利用课件动态展示教材第74页例3的情境图(如图1);或采用直观操作的形式,先出示10个五角星,让学生先剪掉2个,再剪掉3个(如图2)。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教师:你能根据刚才的情境提出一个问题吗?
教师:哪位同学能将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学生: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了2个,又剪掉了3个。还剩几个五角星?设计意图:学生对运算顺序的认识和理解离不开情境的支撑。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的学习,通过两次剪五角星的直观操作,为学习新知提供
研究的素材,为理解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经验。
二、通过动手操作或画图再现问题情境,确定解题思路
教师:请你们用手中的学具代替五角星摆一摆,或者用笔画一画,并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交流学生的作品,巩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具体如下图。
摆一摆:画一画:
教师:要求“还剩多少个五角星”,你打算怎样计算呢?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确定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一种思路:先算减去2个后剩多少,再算又减去3个后还剩多少。
第二种思路: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与画图,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又将现实情境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结合情境先确定运算顺序,为用算式表示解题过程作好充分的准备。
三、通过认知冲突感受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
教师:你能用算式表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吗?
教师:请你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随学生发言板书如下。
教师:按照“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的思路,应该怎样列算式7
教师组织学生思
考并讨论:10-2+3这样列式可以吗?这样列式能先计算2+3吗?
教师小结:看来,要想先算加法,就要在2+3这里添上个符号,说明你要表达的意思。
小括号教学设计3教学重点
认识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难点
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出示卡片)
3+8= 4+5= 6+7= 12-7= 12+6=
13-8= 18-7= 13-4= 15+2= 7-4=
2、说出下面各题的计算过程
5+2+8= 9-4-2= 4+6-7= 8-2+5=
师:刚才我们做的加减两步式题运算顺序是怎 ……此处隐藏7670个字……过程也就是不断渗透小括号的作用的过程,在不断的重复先算“2+3”的时候,也就是需要一个符号的产生,让这个符号保证优先计算“2+3”。从而小括号的产生就有必要,含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就呼之欲出了。】
三、巩固练习
(一)说一说下面各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13-4+5=7+7-6=
13-(4+5)=7+(7-6)=
师:仔细观察上、下两个算式,找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计算加减两步式题,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二)连一连
师:小动物应该在哪节车厢上,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在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七1.2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教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整堂课下来我发现有不足之处:
1.我在提问时,提问的针对性不强。一些学生并不明白我提的问题的意思。我应该在设计的时候更多得去考虑怎样的语言才是适合学生的,怎样的问法学生能够马上就理解的。
2.在讲课整个过程中,白板与PPT切换不自如,比较浪费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加练习对白板的使用,以及白板和PPT两者之间的切换应用。
3.在整堂课中,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在白板上练习的比较少,导致孩子们的印象不深,未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校提供优秀的教学条件,我们应该多加应用,不能白白浪费资源。
4.我上课的亲和力还不够,肢体语言也不够亲和。以后应当多加注意。
小括号教学设计11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小括号的意义,认识它的作用,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运算顺序,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2、通过观察、比较,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准备:
每人发给2张有10个星星的纸条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师:请你口算9+3+6。
生:18。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先算9+3=12,再算12+6=18。
师:(板书“先……再……”)像这样先算……再算……在数学上叫做运算顺序。
师出示:9-3-6,9-3+6。生口算。
师:请你观察这几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先算前面再算后面的。
师:是的,这叫做“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板书(从左往右)
二、操作体验
1、出示主题图,在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2、第一种方法。
师:这道题该怎么解答呢?请你拿出一张纸条,数一数,有几颗星星?
生:10。
师:请你第一次撕下2个星星。第二次撕下3个星星。(生操作)
师:还剩几个?怎么列出算式?
生:10-2-3。
师:怎么算呢?生:先算10-2=8,再算8-3=5。
师:对,这道题就是从左往右运算的。
师:我们再来看看算式表示的意义。10是什么?2是什么?10-2表示什么?再减3表示什么?
3、第二种方法。
师:很好,这是一种方法,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种求还剩几个星星的方法。
师:先来回忆一下刚才撕的过程,用手把撕下的纸条还原,第一次撕下2个,第二次撕下3个,把两次撕的拿在同一只手上。(生操作)
师(指着拿撕下来的两段纸):这是什么?师:两次一共撕了多少格?
生:2+3=5。
师:那还剩下多少?怎么写算式?生:10-2+3=5。
生:不是的,先算10-2=8,再算8+3=11,不是5,该先算“2+3”。
师:那你能不能创造一种记号,来改变运算顺序。请你在草稿纸上试一试。
(生尝试)交流生:我分两个算式来写:2+3=5,然后算10-5=5。
师:你很会动脑筋,这叫分步计算,但是我们是要求在10-2+3=5这个算式上创造一种新的符号,谁来试试?
生:10师:你用了……这个符号,用上它,就表示先算2+3的和。你的想法很好,还有更简单的记号吗。
(师在算式里增加了小括号)10-(2+3)=5。
师:这叫“小括号”。
生齐说:小括号。
师:加上小括号后,小括号里面的算式就要先算,你能读一读这个算式吗?
生:10减小括号2小括号等于5。
师:现在的运算顺序发生改变了吗?生:改变了,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师:请你在刚才的算式中也加上小括号。(生给算式加小括号)
三、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师:请你拿出第二张纸条,第一次撕下3格,第二次撕下4格,还剩下几格?
生操作后写出算式。
师:请同桌分享一下。生1:10-3-4=3。
生2:10-(3+4)=3。
师:请读一读第二个算式。
生齐读:10减去3的和等于3。
四、反馈巩固
师:简单的纸条帮助我们认识了新的朋友,小括号,它能改变我们的运算顺序。老师考考你掌握了没有。
1、师出示:18-(5+3)、18-(5-3)生在草稿纸上自己计算,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计算顺序。师:谁来说一说第一题的计算过程。
2、师:很好,看来大家已经和小括号交上朋友了,再来看看这两题。师出示:8+4+7,8+(4+7)。请学生在草稿纸上计算。生交流计算顺序后,师:你在计算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生:第一题是从左往右计算的,第二题是先算小括号里的。
生:我还发现了这两题的得数是一样的,里面的`符号都是加号。
师:看来,运算符号一样,数字一样,加上小括号和不加小括号的得数都是一样的。真的是这样的吗?来看看这几题:
3、师出示:14-9-314-(9-3)14-(9+3)。生计算后交流。
师:得数都一样吗?
生:有两题是一样的。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一二两题虽然数字和运算符号都一样,但加上小括号后得数却不一样。
师:你真会观察,看来运算符号一样,数字一样,加上小括号和不加小括号的得数有时候还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我们仔细观察,仔细计算。
生:我发现了第一题和第三题得数是一样的,就好像我们刚才撕纸条的那个游
师:你真是个小数学家。14连续减去9和3,也就是14减去了9以这两题的得数是一样的,因为它们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
五、课堂小结
师:小括号可以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在以后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将学习更多的关于小括号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