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尾巴》教学设计

时间:2025-11-21 07:17:08
《借尾巴》教学设计

《借尾巴》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借尾巴》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借尾巴》教学设计1

一、导言激趣,交代任务

1、教师先请同学们看一幅图(出示壁虎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小动物呀?

2、介绍壁虎的外形、习性。

3、(拿掉壁虎尾巴)问:小壁虎的尾巴没了,他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7课,《小壁虎借尾巴》。

(板书:17小壁虎借尾巴)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看拼音自由读课文:

要读准字音,特别是表里的6个字,用笔标出来多读几遍。

2、看汉字自由读课文:

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笔标上序号。

3、指名读全文,边听边想:

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板书、贴小壁虎图)

三、逐段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1、学习第1、2自然段:

(指名读第1、2自然段)

⑴ 想想:

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

⑵ 出示投影片:

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发生了什么事?蛇咬住了他的尾巴,他是怎么做的?

⑶ 理解挣断的意思:

如果壁虎不挣断尾巴,会怎么样?

⑷ 指导朗读:

要用很难过,很不好意思的语气来读。

2、学习第3自然段:

⑴ 自由读第3自然段,看看书上的第二幅图,想想黑板上的问题(小壁虎来到什么地方,向谁借尾巴,借到没有,为什么?),边想边画出这些总是的答案。

⑵ 看投影片回答黑板上的问题。

⑶ 小壁虎是怎样来到小河边的?从爬呀爬可以看出什么?

⑷ 他看见谁在做什么?他是怎么说的,小鱼是怎么回答的?

(贴小鱼图)

⑸ 指导朗读:

指导学生用有礼貌、商量的语气读小壁虎的话,用讲道理的语气读小鱼说的话。

⑹ 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

(板书:拨水)

⑺ 看板书说说学习了第3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3、总结学法:

第3自然段我们是按照这样的方法学习的:先读读课文,再看看图,想想黑板的问题,边想边画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下面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自学第4、5自然段,你们愿意吗?

4、自学第4自然段:

⑴ 自由读第4自然段,看书上第三幅图想想黑板上的`问题,边想画出问题的答案。

⑵ (出示投影片)看,看书回答问题。

(贴黄牛图,板书:赶蝇子。)

⑶ 老黄牛怎样用尾巴赶蝇子呢?跟教师做动作。

⑷ 指导朗读:

指导学生读小壁虎的话要用很和气、商量和问的语气来读,读老黄牛的话要用诚恳讲道理的语气来读。

⑸ 看板书说说学习了第4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5、自学第5自然段:

自学方法同第4自然段。

6、学习第6、7自然段:

(指名读第6、7自然段)

⑴ 想想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后来怎么又高兴啦?

(板书:长出新尾巴)

⑵ 指导朗读:

指导学生用和气、亲切的语气读妈妈的话,用惊喜的语气读小壁虎的话。

⑶ 把第1段和最后一段连起来读?想想你又知道了什么?

四、总结全文

1、引导学生看板书总结全文。

2、说说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借尾巴》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壁虎尾巴易断、可以再生的特点,及小鱼、燕子、老牛等尾巴的特点。2、在语感训练和表演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会认9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壁虎尾巴的功能以及可以再生的特点。

教具准备:

图片、生字卡。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份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通过谈话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然后听读课文,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情景。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1、借助图画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想办法认识。2、同桌互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最通顺。3、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先带拼音认读,再去掉拼音认读)学生先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借到了吗?请大家带着问题再读课文。2、指名回答。板书:小鱼、老牛、燕子。小壁虎为什么借不到尾巴呢?让我们跟着小壁虎一起去看看吧!3、学习第3小节(出示小鱼图及第3段的.文字)小壁虎是怎么说的,找出小壁虎说的话,读一读。哪位小朋友也能很有礼貌地替小壁虎向小鱼姐姐借借尾巴呢?小壁虎这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姐姐还不把尾巴借给它呢?教师相机板书:用尾巴拨水。是呀,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如果没有了尾巴,小鱼就不能游来游去了,所以小鱼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4、分角色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①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要求记住对白。②带上头饰上台加上动作表演对话。小壁虎从小鱼那儿借不到尾巴,它又去向老牛和燕子借。(出示老牛图和燕子图)出示自学要求:1、有礼貌地读第4小节和第5小节。2、找一找,老牛和燕子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学生自学第四第五段指名朗读第4小节,为什么老牛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用尾巴赶蝇子。指名有礼貌地朗读小壁虎与老牛的对话。(4)指名朗读第5小节,燕子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用尾巴掌握方向。指名有礼貌地朗读小壁虎与燕子的对话。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3、4、5小节。(

四、总结全文。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呢?

第二课时

一、读准字音。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指名读、分组读、开火车读)

二、分析记忆字形1、利用识字方法记忆字形。1)熟字带生字。(2)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2、指名读字扩词。

三、指导书写1、教师在田字格里示范写字。2、学生书空仿写,然后在书本上练习写字。3、展示交流。

四、作业设计1、读读说说游来游去飞来飞去跑来跑去跳来跳去来去来去来去2、写出下列汉字的笔顺。姐:___________________呢:____________ ……此处隐藏17486个字……小壁虎说给妈妈听。最后,要求学生用“告”口头组词)

3、课文中有没有把小壁虎告诉妈妈什么写出来?

(没有)

那你们知不知道小壁虎向妈妈说了些什么?老师做壁虎妈妈,谁来做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说给妈妈听?

4、课文前面已经写了,所以这里就不用再写了。妈妈听了小壁虎借尾巴的事,笑着说小壁虎是“傻孩子”。那什么叫“傻孩子”?妈妈为什么叫小壁虎“傻孩子”?

(一是小壁虎去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它们的尾巴都有用处,借不到;二是小壁虎能自己再长出尾巴,不用借)

指导朗读妈妈的话。

5、听了妈妈的话,“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地叫起来。”小壁虎为什么这么高兴啊?

(随机指导学生读准“新”的字音;认清“新”的字形:左右结构,左右相等,左边“亲”,写时第九笔捺变点。最后用“新”口头组词)

谁能用高兴的心情读一下小壁虎的话?要把高兴劲读出来。

6、指导朗读:

“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注意感情、停顿、重音)

7、从这里你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断后过一段时间能再长出新尾巴)

(板书:再生)

三、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下列句子:

⑴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

⑵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

⑶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

⑷小壁虎爬呀爬,爬到房檐下。

⑸他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妈妈。

⑹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地叫起来:“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2、根据这些句子和课文的有关内容,谁能完整地说说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和特点?

(小壁虎的尾巴能帮助爬行,它长得不结实,可以自动切断保护自己,断后过一段时间,又能长出新尾巴)

3、小壁虎、小鱼、老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那自然界中其它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呢?请大家回去问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4、抄写生字:

告、诉、新,要求写得正确、匀称。

《借尾巴》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

1、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生字;

2、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途和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并正确读出感叹的语气。

教学重点:

反复读小壁虎与小鱼、黄牛、燕子的对话,理解它们尾巴的用途。

教学难点:

理解小壁虎尾巴的作用和再生特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壁虎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小动物呀?

2、小壁虎是什么样子呢?

(壁虎也叫守宫、蝎虎。身体扁平,长达12厘米,背部暗灰色,有黑色带状的斑纹,身体表面有细鳞,四肢短,趾底有吸盘,能在天花板上、墙壁上爬行,就是玻璃上也掉不下来。它有一条细细的长尾巴,长尾巴有两项功能,一是摆动帮助爬行,摆动越快,爬得越快,如果失去了尾巴就爬不快了。还有一项功能,先不告诉你,通过学习课文,自己回答。)

3、板书课题,问同学们看了标题后想知道什么。

(小壁虎的尾巴跑哪去了呢?为什么小壁虎要借尾巴呢?他向谁借呢?最后借到没有呀?)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初读正音。自由小声读全文,不会读的字标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注意“蛇、挣、甩、傻”几个字是翘舌音,“蚊、您”是前鼻音。)

2、再读课文,解答为什么小壁虎要借尾巴?他向谁借呢?最后借到没有?

三、逐段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1、学习第1、2自然段。(全班齐读)

(1)想想: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

(2)蛇咬住了他的尾巴,他是怎么做的?

(3)理解“挣断”的意思。(用力使自己摆脱束缚)如果小壁虎不挣断尾巴,会怎么样?

(4)指导朗读。注意感叹号,要用很难过,很不好意思的语气来读。

2、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看看书上的第二幅图,想想PPT的问题(小壁虎来到什么地方,向谁借尾巴,借到没有,为什么?),边想边画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2)回答问题。

(3)小壁虎是怎样来到小河边的?从“爬呀爬”可以看出什么?

(4)他看见谁在做什么?他是怎么说的,小鱼是怎么回答的.?

(5)指导朗读。出示两组句子:小鱼,你的尾巴借给我。 小鱼姐姐,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 指导学生用有礼貌、商量的语气读小壁虎的话,用讲道理的语气读小鱼说的话。

(6)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板书:拨水)理解“拨”(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做拨水动作。

(7)看板书说说学习了第3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3、总结学法。第3自然段我们是按照这样的方法学习的:先读读课文,再看看图,想问题,边想边画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下面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自学第4、5自然段,好吗?

4、自学第4自然段。

(1)自由读第4自然段,让学生回答问题

(2)老牛怎样用尾巴赶蝇子呢?跟教师做动作。

(3)指导朗读。指导学生读小壁虎的话要用很和气、商量和问的语气来读,读老牛的话要用诚恳讲道理的语气来读。

(4)看板书说说学习了第4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5、自学第5自然段。自学方法同第4自然段。

6、学习第6、7自然段。(指名读第6、7自然段)

(1)想想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后来怎么又高兴啦?(板书:长出新尾巴)

(2)指导朗读。指导学生用和气、亲切的语气读妈妈的话,用惊喜的语气读小壁虎的话。

(3)把第1段和最后一段连起来读?想想你又知道了什么?

四、总结全文

1、引导学生看板书总结全文。

2、说说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附板书:

小壁虎借尾巴

小鱼 拨水

挣断尾巴 老牛 用尾巴 赶蝇子 长出新尾巴

燕子 掌握方向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二、分析记忆字形

1、利用识字方法记忆字形。

(1)熟字带生字(准→难 祖→姐 桃→逃)

(2)熟字加偏旁(几→虎 文→蚊 它→蛇)

2、指导学生识字形。

“虎”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部首是虎字头。

3、教师在田字格里示范写字。

4、学生仿写。

5、比一比,口头组词

三、戴头饰表演这故事(课外还可多分几组表演)

《《借尾巴》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