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与方程教学设计

时间:2025-08-20 18:17:07
式与方程教学设计

式与方程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式与方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式与方程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教科书92页“整理与反思”,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及其作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整理与反思

今天要复习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师:你能自己举出一些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吗?

长方形的周长C=2(a+b)

加法交换率a+b=b+a……

师:什么叫方程?方程与等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1)教师引导:含有字母的等式叫方程。

(2)表示相等的式子叫等式。方程是含有字母的等式。

师长:你知道等式有哪些性质?举例说一说。

强调:0除外

教师归纳: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乘、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0),等式的两边相等。

二、练习与实践

1.在括号里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1)一种贺卡的单价是a元,小英买5张这样的贺卡,用去()元;小明买n张这样的贺卡,付出10元,应找回()元。

(2)每千瓦时电费0.52元,每立方米水费2元。小明家本月用了a千瓦时电和b立方米水,一共要付水费()元。

2.第2题

(1)完成后交流,并让学生说出解每个方程的过程,分别运用了等式的哪些性质?

(2)说说解答每题时应注意什么?

3.电视节目现在能收看56套节目,比开通有线电视前的5倍少4套,开通有线电视前只能收看几套节目?

学生交流、完成

4.京沪高速公路全长1262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北京和上海出发,相向而行,每小时分别行120千米和95千米。用计算器算一算,大约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得数保留整数)

学生交流、完成

5.长江三峡水库总库容大约是黄河小浪底水库的3倍,黄河小浪底水库的总库容比长江三峡水库少260亿立方米。黄河小浪底水库的总库容是多少亿立方米?长江三峡呢?

学生交流、完成

4.第6题

强调:根据题目的情况,合理选择方法,列算式或列方程

三、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对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学生交流

四、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式与方程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复习内容】

教科书第12册92页“整理与反思”和92-93页“练习与实践”1~6。

【知识要点】

1.用字母表示数:(1)表示运算律;(2)表示计算公式;(3)表示一般数量关系。

2.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方程、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区别: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一个等式)。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个值)。

解方程: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的过程(是一个过程)。

4.等式的性质:

(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5.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等式的性质,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渗透初步的代数思想。在比较中进一步加深对方程、方程的解及解方程的区别、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的理解。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ax±b=c”、“ax×b=c”、“ax÷b=c”、“ax±bx=c”等形式的方程解法,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数量关系的能力,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便性。

二、教学建议

复习“式与方程”的知识要抓住四点进行:一是要组织学生讨论92页“整理与反思”中的3个问题。可采用先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的方式进行。讨论时要让学生结合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二是要加强一些相近知识的比较,如等式与方程的比较,方程、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比较等。三是要注意培养学生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方程解好后自觉检验的习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前先分析数量关系后解答的习惯。四是要重视学生分析理解数量关系的训练。注意:新教材里解方程一定要指导学生用等式的性质解。

三、知识链接

1.用字母表示数(教科书四下P106的例题、P108的例题、P110的例题)。

2.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教科书五下P1-7例1—例6)。

3.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科书五下P8例7)。

四、教学过程

(一)用字母表示数

1.你能举出一些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吗?先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2.教师指出:在具体情境中,用字母表示数总是有一定范围的。

3.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

4.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说式子和数量关系。

(二)方程与等式

1.举例说说什么是方程?方程与等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填一填:在下面的集合圈里填入“等式”和“方程”。

3.举例说说什么是等式的性质?你怎样理解“同时”、“同一个数”、“0除外”这些词的?利用等式的性质可以干什么?

4.说一说“方程的解”与“解方程”有什么区别?

5.完成“练习与实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名几人板演,后集体订正,并指名说说解方程的依据。教师要强调把方程解好后一定要养成检验的习惯。

(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有哪些?你认为最关键的是哪一步?

2.说出下面各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此处隐藏4259个字……要注意什么呢?(点名回答)

师鼓励:他说得太精彩了,大家不要吝啬自己的掌声哦!

想一想:在一个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里,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怎样正确规范地书写呢?(出示温馨提示)

刚才我们用字母表示了数量关系、计算公式,字母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还可以用

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3)请同学们说出所学过的用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PPT展示)看来小小的字母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用途还真不少!大家觉得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用字母表示数,比较简洁明了。)

小结:正因为用字母表示数简明易记,所以生活中很多数学现象人们都喜欢用字母来表示。(请看大屏幕)

三、展学释疑,巩固练习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

1)一只青蛙每天吃a只害虫,100天吃掉()只害虫。2)小明今年b岁,再过十年是()岁。3)一堆货物x吨,运走24吨,还剩()吨。

4)水果店有x千克苹果,一共装6箱,平均每箱装()千克。5)m表示一个偶数,与他相邻的两个偶数是()和()。

小结:通过上面的练习,我们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应用很广泛,表达很简洁,有很强的概括性。在你们未来的学习中,数字会越来越少,字母会越来越多,同学们可以使用这些简洁的字母使你的学习越来越轻松。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用字母表示的.这些式子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2、学校买来9个足球,每个ɑ元,又买来b个篮球,每个58元。9ɑ表示()58b表示()58-ɑ表示()9ɑ+58b表示()如果ɑ=45,b=6,则9ɑ+58b=()

四、自学质疑,建构体系

1、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后,我们还一起认识了方程。

出示问题:什么是方程?方程与等式有什么关系?(介绍两者的练习与区别)请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来说说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也可以用集合的形式来描述。

2、如果给你一些式子,你能判断它是不是方程吗?(出示练习题)1①4+0.7X=102②X-0.25=③30a+5b④7X-6<36

4X21⑤55X=Y⑥

=30%⑦1÷8=0.125⑧X+X=42

432在判断一个等式是否是方程时,需要特别关注什么?

(在判断一个等式是否是方程时,需要特别关注等式中是否含有未知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一定是方程。)

3、你会解这些方程吗?(独立完成)

刚才在解方程时运用了哪些知识?(解方程时应用了等式的性质)

4、等式的性质有哪些?怎么样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出示等式的性质:

①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②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零),等式仍然成立。

小结:一般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方程。还可以根据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来解方程。

五、用学生疑,总结延续这节课我们一起回顾、整理了很多式与方程的知识,收获知识不是最快乐的,用我们收获的知识去解决无数的数学问题才是我们学习数学的最大乐趣。你们说对不对?希望同学们能够用我们整理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更多的实际问题。

式与方程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及其作用,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用字母表示数、解方程

教学难点:

解方程的依据、理解等式的性质

设计理念:

通过复习“用字母表示数”,引发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各种形式的讨论,也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人合作的习惯,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了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揭示课题我们在复习了整数、小数的概念,计算和应用题的基础上,今天要复习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加深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二、整理与反思

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求路程的数量关系。

(2)乘法交换律。

(3)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提问: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作用?用字母表示乘法式子时要怎样写?

2、你能自己举出一些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吗?

长方形的周长C=2(a+b)

加法交换率a+b=b+a……

3、什么叫方程?方程与等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1)教师引导:含有字母的等式叫方程。

(2)表示相等的式子叫等式。方程是含有字母的等式。

4、你知道等式有哪些性质?举例说一说。

强调:0除外

教师归纳: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乘、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0),等式的两边相等。

让学生写出字母式子,同时指名一人板演。指名学生说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意思。

同桌互相举例,代表发言

同桌讨论,个别学生归纳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三、练习与实践

1、在括号里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1)一种贺卡的单价是a元,小英买5张这样的贺卡,用去()元;小明买n张这样的贺卡,付出10元,应找回()元。

(2)每千瓦时电费0。52元,每立方米水费2元。小明家本月用了a千瓦时电和b立方米水,一共要付水费()元。

2、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2题

(1)完成后交流,并让学生说出解每个方程的过程,分别运用了等式的哪些性质?

(2)说说解答每题时应注意什么?

3、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比一个数的2倍多5是70。

(2)一个数加上它的1.2倍是13.2。

(3)20乘以4的积,减去一个数得11。

(4)一个数的2.5倍加上3个0.6是6.8。

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并要求学生说一说列方程时是怎样想的。

说出式子的数量关系

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

四、总结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后点击

已知A+A+A+B+B=54

A+A+B+B+B=56,那么A=()B=()

留给有余力的学生课后讨论、完成

《式与方程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